所以口語這一關,基本上可以把陳夏不喜歡的人刷下來了,而且讓人無話可說。
陳夏繼續說道:
“另外,還要跟醫院簽署協議,就是去香江進修的職工,必須要在醫院簽15年的長約,否則將來違反協議想另謀他處,我們醫院不放檔案。”
這條其實很關鍵,因為一個人一旦成名了,欲望就會膨脹,就會忘了當初是誰培養了他們,就覺得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
這種就是典型的“精己主義分子”的思維,非常自私,非常絕情,非常冷漠。
陳夏又是給他們出國,又是給他們提供物質,難道就是為了讓他們將來背叛越州醫院去另攀高枝?
嫡系部隊又如何?人心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為什么是15年長約?因為15年以后,檔案不檔案人家也無所謂了,想走就能走的,誰也攔不住。
但至少從1985年開始,之后的十多年,檔案還是很重要的,沒有檔案人家也不會接收你,想走就沒那么容易。
而且關鍵一點,越州人民醫院經過陳夏15年的建設和幫扶,難道還不能成為華國最頂級的醫院之一?
恐怕到時他們想走也舍不得了,畢竟對醫生個人來說,醫術重要,平臺更重要。
同樣的水平,你協和醫院的,這個是通州醫院的,哪個更容易被病人信任?哪個更容易獲得課題資助?哪個更容易出名?
一目了然嘛。
果然,這兩條選拔標準一公布,醫院里的職工們一片哀嚎。
粵語大家都甭想了,英語呢?
來來來,懂英語的先來報名,然后由越州師專的老師進行筆試和口語測試,這一關通過的職工才被考慮進入大名單。
這下好了,中老年一代的醫生,全部被刷了下去,剩下的就是年輕職工之間的PK。
李博林能看得懂大概,但口語完全過不了關,基本問候還行,一說醫學專業英語對話,比如一個簡單的英語交接班,他就完全抓瞎了。
最后垂頭喪氣的他就被淘汰了,而他的副專員爸爸也只能氣惱自己兒子的不爭氣,絲毫沒有認為人民醫院在為難他兒子,雙方保存了臉面。
全院要說最放心的人,非泌尿科小醫生嚴俊和孔高遠莫屬了,因為這兩人之前已經得到陳科長的暗示,示意他們將會被安排出國進修。
同樣,像呼吸科的柏云俊、外科的謝立平、李炎華、高力、梁萬年、宋康、孫仁等、婦產科的樊蘭、急診科的王金法、白華、莫永方、陶麗麗、萬璐;感染科的王紅娟、孔珍珍、郭木森、祁軍等等。
這些各大科室里,陳夏精挑細選努力在培養的嫡系,一個個都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陳老濕可是自費請了英語老師,給他們上了一年多的英語課了,而且平時也盡管讓他們多看英文小說,多練習口語,不就是為了出國做準備嘛。
所以當馬校長和曹廳長趕到越州的時候,越州人民醫院已經整隊完畢,雄赳赳氣昂昂準備出發去香了。
馬校長還能說啥?當然是只能默認嘍,當然他是直屬領導,這次政績有他的一份,所以他發表了一通鼓勵的話后,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