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坐在人群中間,手里抱著張國慶的兒子,跟大家講訴了當時的情景。
從戰場上大多數醫療兵犧牲,再到臨時醫院組成醫療敢死隊,前往一線去搶救士兵。
然后他又講了30個年輕醫生是如何自愿報名,在領導再三詢問下,無一人退出時,現場響起了第一片掌聲。
陳夏這經過一個多月的巡回演講,講故事的水平那也已經練出來了。
當講到戰場上炮火連天,子彈亂飛的情景,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當他講到最后時刻,張國慶同志為了搶救士兵,自己在腹痛中彈的情況下,還是用盡全身力氣,將一名士兵推進戰壕,而他已經沒有力氣,躺在了戰場上時。
大家的哭聲就響成了一片,張國慶的妻子更是咬著牙,但眼淚怎么也止不住。
隨后陳夏從隨身包里,拿出那只他已經擦得程亮的上海手表,輕輕放在了張國慶的兒子手里,說道:
“這是國慶同志在犧牲前,親手交給我的,說這只手表是他唯一的貼身之物,讓我一定要親手交給他兒子,還要我轉告給寶寶,說他的爸爸是一名英雄。”
陳夏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仿佛又回到了戰場上,張國慶在彌留之際,艱難地摘下手表,放到了陳夏的懷里。
“我叫張國慶……我家……我家住在錫市……左堡鄉丹陽村……這手表……是我一直隨身攜帶的……幫我……交給我兒子……就說他爸爸也是個……英……雄……”
說完最后一個字,張國慶的手就掉在了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這時,他才28歲。
現場又是一片哭聲,這時候不管是男同志還是女同志,全都是眼淚汪汪,張國慶的妻子和父母,更是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
就連醫院的書記院長,也已經哭得說不出話來了,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動了。
只有張國慶的小兒子,還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他拿著手表,似乎認了出來,還沖著媽媽大聲喊叫:“爸爸,爸爸的表。”
張國慶的妻子接過兒子和手表,緊緊抱在懷里……
這場戰爭,像張國慶這樣的英雄有成千上萬,他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的遺體甚至都沒機會運回家鄉,因為很多遺體都尋找不到了,最后只能遺憾地留在了在南云省的烈士墓園里。
但若干年后,誰還記得他們呢?
除了他們的家人,除了英雄紀念碑外,大家早就都忘記了這些英雄。
但生活不是要繼續,不是么。
陳夏完成了張國慶交給他的任務,心中的壓了多日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在走之前,他將自己的地址、電話號碼全都留給了張國慶的妻子,告訴她將來有任何問難都可以聯系他。
他跟張國慶萍水相逢,卻是最后的戰友,這是一種緣份,陳夏或許幫不了其他英雄家庭,但他是非常愿意幫助張國慶的家屬。
等陳夏回到越州的時候,已經是1986年的春節了。
陳夏是戰斗英雄,特批提前回家了,老丈人和其他醫生則還堅守在戰斗一線的崗位上沒有回家過年。
這個過年,陳夏準備了豐厚的禮品,給這些沒回家的老英雄老醫生家送禮,現在大家都是一起扛過槍的老鐵了,關鍵可非同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