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顧副專員,晚飯也不吃了,一溜煙就跑到李兵權書記家里去匯報工作了。
也不知道兩個老頭怎么商量的,第二天顧偉拉著女婿,馬上要去幾家紡織廠進行調研。
陳夏剛好也想去摸摸底,看看這幾家紡織廠是因為產品老化,成本太高導致的訂單減少難以養活自己,還是因為國營廠廠領導們太腐拜引起廠子黃掉?
如果是前者,只要有訂單,幾家紡織廠馬上就能恢復生產,甚至只要將幾個主要廠干部換掉就行,非常簡單。
但如果因為廠領導腐拜,把廠子蛀空了,連機器都偷偷賣給了農村的鄉鎮企業,那這個廠的生產恢復就出現了大麻煩。
至少買織布機、整經機、并軸機、倍捻機等等設備,這可是需要一大筆錢的。
雖然陳夏手上有1億美元的“贊助費”,可這錢能省當然要省嘍,他又不需要太先進的設備,只要過得去就行了。
幾人先來到的就是越州第二紡織廠。
至所以先來這里,因為第二紡織廠就在南瓜藤制藥的隔壁,現在南瓜藤要擴張就需要一塊新地皮,上上策就是把隔壁的二紡廠吃下。
要知道這是在環城河的大塊地皮,在將來的價值可是不可估量的,隨著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所有工廠遲早都要搬出主城區。
工廠搬走后,土地就可以從工業用地轉變成商業或住宅用地,那這地皮就值錢啦。
就算陳夏什么也不干,學習香江某位缺德鬼捂地嘛,也能捂出個慶豐村首富來。
去二紡廠之前,陳夏還是有點擔心的,就害怕工人們一聽廠子要轉制,到時會不會來個群體性事件,先把他和他老丈人打一頓再說?
誰知道到了廠子里,里面是風平浪靜,工人們只是好奇地看著幾輛小汽車開進了廠區,對來人是干嘛的則一點興趣都沒有。
這次陪同考察的,除了副專員顧偉,以及地區的一些干部外,還有港方經理葉世榮、財務部部長楊嘉蒙等幾人。
讓這次調研的商務成分顯得很足。
廠長傅國勝早早就等在了門口,迎接頂頭上司和香江客人。
幾人一邊走,一邊聽廠長的介紹:
二紡廠現有職工5000人,在越州屬于大型國營紡織廠,紡織廠內所有的設備齊全,但因為產品價格缺乏競爭優勢,目前只開工了不到五分之一。
這基本上連工人工資都已經發不出來了。
當年越州藥廠也就幾百個工人,已經愁得越州醫藥總公司的領導們愁白了頭發,現在這個幾千人的工廠,每年光是工人工資就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政府的稅收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財政都投入到“吃飯”中去,那怎么搞基礎建設?怎么發展教育呢?
怪不得顧偉一上任,每天遇到的就是煩心事,換了誰在這個位置都像坐在火山口,隨時會爆發。
就在幾人邊走邊聊的時候,邱玉星剛好戴著女工帽從廠房里走出來,看到人群中穿著一身中山裝,跟廠長在談笑風聲的陳夏時,明顯愣了一下。
這時候的邱玉星已經結婚了,當初她想跟陳夏重續前緣,甚至不惜小三上位都沒有成功,只能回到紡織廠里找那個宣傳科的老實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