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要提前支付一筆承包費用。
二紡廠5000個干部工人,有一個算一個,誰能拿得出這筆巨款?這算算,起碼手上要有1000萬才好開口呀。
1000萬?死去吧,這么多工人,讓他們每家拿出100塊錢都困難。
那么現在只有華山一條道可以走了,賣給香江人,當然可以說好聽點,叫企業轉制成港資企業。
工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現場一片寂靜。
還是邱玉星這時候膽子大點,第一個問道:“如果我們二紡廠賣給香江人,我們能不能像越州藥廠那樣,拿到高工資?”
這時候葉世榮出面了,用一口非常不流利的港普話說道:
“這點你們可以放心,收購藥廠,和想要收購你們紡織廠的總公司是同一家,當然會一視同仁,只要你們踏實肯干,沒道理拿不到高工資。
當然,我們的政策和你們內地政策不一樣,我們是主張多勞多得,誰干得多就拿得多,不干活的人不但沒工資拿,還要被辭退。”
哄~~~~
下面工人們馬上就議論開了,現場已經聚集了幾千人,廠辦的還拿來了一個鋁皮做的原始擴音器。
陳夏這時候只是一個“外人”,并沒有多少發言權,但他可以活躍氣氛呀。
“來來來,工人師傅們,咱們做個小調查,贊同香江人收購咱們二紡廠的,站右邊。反對的人工人,咱們站左邊,現在開始。”
工人們聽了陳夏的喊話,還有點磨磨唧唧,越州人的特點,都希望別人做出頭鳥,他們跟跟風就行。
這時候還是邱玉星第一個走出人群,站在了卡車的右邊。“都要餓死了,還守著這個破廠干嘛,咱們也只能拼一拼了。”
陳夏突然有點欣賞這個姑娘了,膽子夠大、心思夠活、做事果斷,懂得見風使舵。
當年在感情上果斷拋棄自己這個垃圾股,后來又果斷拋棄酒廠小工人,要是沒這么勇氣和果斷,估計也做不出來。
咳咳。
有了邱玉星第一個帶頭,不到10分鐘,工人們就以卡車為中線,分成了兩半。
都不用數了,幾乎80%的工人都站在了右邊,而站在左邊的只有20%的人,哪邊意見占多數,一目了然了。
盡管這個調查不具有權威性,畢竟今天來的工人只有一半,但也可以看得出二紡廠的人心所向。
這一切都要托前越州藥廠,現在的南瓜藤制藥廠的福。
兩廠畢竟是一墻之隔,雙方的工人師傅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藥廠有什么風吹草動,馬上就傳遍了二紡廠。
越州藥廠以前有啥?當年的日子,連二紡廠都不如,可是改制賣給香江人以后,工廠馬上就起來了。
不但引起了先進的設備,有了最新的產品,更是每月都發高工資,100元呀。
要知道越州這時候工人的平均工資頂多也就60多元,這是足足漲了4成。
而當初有人害怕轉制后,像電影里放的“包身工”一樣的慘狀,吃不飽穿不暖,還要被資本家拿鞭子抽打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所以二紡廠工人們壓根就沒有這塊心病,大多數人贊同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