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南瓜藤一口氣給了他們一萬元的廣告費,還不用繳個稅那種,也不給上繳單位,能不讓他們歡喜若狂嘛?
藝術家,藝術家也是要恰飯的,不要道德綁架他們,說不喜歡錢的人,不是傻就是壞,絕無例外。
當然陳夏也會做人,額外贊助了一臺最新的攝像機給劇組,也算是為自己童年的情懷買了一次單吧。
廣告拍完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央視,根據協議,下次重播的時候就會在片頭放這支廣告。
相信隨之而來的,就是南瓜藤旗下幾個產品的銷量再一次暴漲,當務之急就是將三期的那20條生產線要趕緊上馬。
南瓜藤要趁著八十年代這個缺醫少藥的特殊年代,牢牢用藥物的治療效果,給全國人民豎立一種信念:
凡是南瓜藤出品的藥物,必是精品。
這樣才能在未來眾多的藥廠中,一直牢牢占據第一的地位,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老百姓無論買什么東西,用慣了就會形成一種固定思維,一般不大會輕易改變,這也就所謂的“產品忠誠度”,也是南瓜藤公司的先發優勢。
《西游記》的貼片廣告只是第一步,只要跟央視搞好了關系,接上了頭,未來陳夏決定慢慢投放更多廣告,讓南瓜藤制藥舉國皆知,耳熟能詳。
經歷過后世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人都明白廣告的重要性。
就在陳夏解決完《西游記》贊助的事情后,香江的大爺爺和小姑帶領著一支30多人的團隊也趕到了越州。
這團隊里面主要是以工廠管理、制衣老師傅為主,至于紡織和印染這一塊沒有多少技術含量,還是以原來幾家紡織廠的員工為主就行。
此外還有財務和法務工作人員,華國人這時候并不看重合同,甚至覺得所謂的合同就是拿來撕毀的。
但陳夏要求還是要制定嚴格的合同,將方方面面的漏洞都堵住,萬一將來地方政府出幺蛾子的時候,南瓜藤完全可以拿著合同去中央告御狀。
一句破壞港資投資,破壞內地與香江友誼的大帽子扣下來,管你是哪級干部,全部都會狗代。
有了之前越州藥廠的改制模版,4家紡織廠的改制也很成功。
香江團隊根據四家工廠的生產規模和地理環境,決定將最大的縱橫紡織廠,改為服裝廠,專門生產對外出口服裝。
二紡廠與一紡廠、紅旗廠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紡織廠。
原來二紡廠的廠址則由南瓜藤制藥廠拿走,擴大藥廠的規模,以最快的速度改造廠房,安裝藥物生產線。
同時,將四家紡織廠下屬的印染廠合并,重新成立一家印染廠。
“四季集團”新成立一家“四季紡織公司”,下轄紡織廠、印染廠、服裝廠。
總經理由大姑父戴寧擔任,副總經理則由虞得水擔任,財務經理由費美蘭擔任。
各個分廠的廠長暫時由香江團隊擔任,副廠長則由陳淑珍、陳文光、陳珍等慶豐村的陳家子弟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