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2日,越州大劇院。
“第一屆越州國際哮喘、過敏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論壇”正式開幕了。
這次論壇的級別很高,由華國政府邀請、衛生部和之江省政府主辦。香江瑪格利特醫院、之江省醫科大學附屬越州醫院承辦。
幾乎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家醫院都派出了相關醫生參會,這其中包括:
梅奧診所、克利夫蘭診所、惠靈頓醫院、新加坡綜合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夏里特醫院、麻省總醫院、多倫多綜合醫院、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洛桑大學附屬醫院、舍巴醫療中心等。
至于華國參會的醫院總數就更多了,這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主場,大家肯定是要來棒個場,心中的自豪感就別提了。
而且這次是醫學新技術的第一次推廣,國內的醫生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新治療方案能引得這么多國際大醫院蜂擁而來。
至于藥企方面,也是客商云集,除了南瓜藤醫藥公司傳統的合作伙伴,比輝瑞制藥、葛蘭素史克、曰本武田制藥外。
其他諸如強森、羅氏、諾華、默克、里來、賽諾菲、百時美施貴寶、吉利德等等制藥公司,要么跟隨自己所在國醫院團隊前來,要么不請自來。
對這些醫藥公司來說,他們并不缺鋪貨途徑,也不缺合作的醫院和醫生,他們缺的是“拳頭產品”,尤其是能產生高利潤的藥品。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關于胃病方面的藥物,幾百億美元的市場,比被輝瑞、葛蘭素史克、武田制藥三家瓜分了。
而且可以預計,四聯療法的幾個藥物銷售額還能繼續快速增長,這簡直就是一只會下蛋的老母雞。
因為沒有研發費用,也沒有競爭對手,這三家公司掌握了定價權,成立了一個價格聯盟。
這其中的利潤,根據大家的估算,藥品成本只占10%,物流和營銷環節點成本的10%,專利費用更只有4.8%。
也就是說,三家公司起碼就有75%的利潤。
蒼天吶大地吶,這樣的利潤,除了賣白色粉末外,還有比這更賺的生意?
前文提過,藥物的生產成本其實是很低的,貴就貴在研發成本,起碼要花10年時間、不少于10億美元的投入、只有10%的成功可能。
相當于100億美元成本,同時研究10只藥物,最后只有1只藥物能成功,所有的成本和利潤都要靠這1只藥物去回本。
這樣的投入,就算是國際十大醫藥公司也有點吃不消的,萬一10只藥物都不成功呢?那就真的只能破產了。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現在南瓜藤醫藥公司將這個最大的風險接過去了,這些藥企只要付出5%左右的專利費,就可以擁有一個商業前景和利潤非常巨大的藥品。
天下還有比這更占便宜的事情嗎?
資本嘛,逐利本就是天性,有錢賺,不邀請都會自己厚著臉皮跑來蹭會。
沒錢賺,就算你論壇舉辦國再是發邀請函、再是提供免費機票食宿,人家也不一定會鳥你。
現在“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就是這么一塊肥肉。
這次根據小道消息透露,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簡稱PV制藥),一共要推出5款醫用霧化吸入藥品、3款家庭霧吸藥品、另外還有3款抗過敏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