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1987年的越州經濟已經上來了,尤其是香江四季公司陸續投資,解決了越州幾萬人的就業問題。
于是這個“年”對這些老國企員工來說,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發愁了,除了吃吃喝喝,走走親戚還能干嘛?
雖說越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可這些家門口的景點天天能見著,誰也沒興趣帶著全家去玩玩。
想出門長途旅游,誰有這閑錢閑時間?除了陳副院長這樣的“太子爺”以外。
所以陳夏帶著一家老小,以及老丈人一家,非常時髦地全部前往首都旅行過年。
要說這年味最重的,當然就是北方了,什么扭秧歌、逛廟會、吃美食,再配上那皚皚白雪,簡直就太有感覺了。
北方過年,最熱鬧的當然非首都莫屬了,天子腳下,皇家氣派,這可不是別的城市能比擬的。
而且陳家去首都,還有一個極大的便利,別忘了南瓜藤制藥董事長總經理是誰?
人家陳德發老人和陳淑琴女士,可是現在著名的愛國港商,光是在內地的投資就超過了5億港幣,并且賺了錢也沒有換成外匯跑路,繼續在國內投資。
(5億投資有多少水份就甭管了,官方就需要這樣的典型。)
投資涉及的領域從制藥業到服裝業,還有傳統釀酒業,關鍵還不像別的港商,只要收購內地的優質企業,說白了就是在變相侵吞國有資產。
上面的人怎么會不知道這些香江商人的真實想法和下流行為?怎么會不知道國家資產流失的弊端?
可是沒辦法呀,改革開放要吸引外資,吸引港資,哪怕是千金買馬,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吞。
由此可見,南瓜藤公司的珍貴性,人家只收購那些地方上瀕臨破產的國營廠,不但為國家減輕了負擔,更是創造了大量就業和稅收。
簡直就是“港商好學生”的代表呀。
要不是陳家在香江的根基太淺,沒有進入頂級富豪圈,否則早就全國都宣傳推廣,每次來都是紅領巾機場迎接,釣魚臺一號接見了。
這樣的好學生,上面當然是要大力鼓勵和感謝的。
這不,陳德發和陳淑琴剛到首都,就被有關部門的人接走了,享受的都是“國賓”待遇。
隨著“越州旅游團”的到來,全部都被安排進了“首都飯店”接待,出行全部都是專車接送,去景點全部都不用排隊。
甚至大伙兒去東來順吃刷羊肉,門口已經排了老長的隊了,陳家人一到,直接被送進了樓上包廂,最好的食材,最客氣的服務,還是接待部門買單。
直讓外面排隊等空位的人直罵娘。
如果陳夏此時有一輛奔馳大G,估計都能去故宮開幾圈兜風了,反正這年頭也沒有微博抖音啥的,關上門兒誰知道呀。
不過陳夏他們最后沒有住在賓館,廢話,人家在后海可是有“家”的,梅園,五進的大宅子,還不夠一家人住的?
應元岳和幾個陳家子弟長期駐扎在這里,就是為了收購古董,連同仁堂的那些安宮牛黃丸和虎骨酒,有相當多一部分就進了這四合院。
目前這院子的裝修已經全部完工了,平時也有幾個大媽在搞衛生,隨時都恭迎主家的到來。
跟陳家“駐京辦”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