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其實陳夏也有小心思,老是跟一家公司合作,時間長了人家就不見得會珍惜。
所以趁這次機會跟歐洲其他醫藥公司建立起一個合作關系,為將來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礎。
最后經過陳淑琴和各國藥企緊急磋商,和法蘭西的賽諾菲公司、瑞士的羅氏公司、德意志的拜耳公司、意太利的美納里尼,還有英格蘭本土的葛蘭素史克公司簽訂了專利合同。
立陶完的官員們表演了半天,結果發現沒人理他們,人家都在忙著拍南瓜藤公司的馬屁,心里就更急了。
尤其是南瓜藤公司的專利授權,明確規定這些專利只能在本國使用,不能跨國銷售。
立陶完是個小國,國內又沒有什么大型藥企,也沒機會得到南瓜藤公司關于奧司他韋的專利授權呀。
這買又買不到,專利也拿不到,難道就這么等死?
立陶完人再一次耍起賴來,
“西塞主任,你瞧瞧這些大國的嘴臉,你瞧瞧華國人的偏心,你們歐洲共同體應該有個統一政策,不能像這樣一盤散沙,被華國人各個擊破。”
西塞對各國自作主張也非常無奈,但沒辦法呀,誰叫他領導的共同體疾控中心拿不出有效治療流感的藥物呢?
再說了,這時候的歐洲共同體組織不同于后來的“歐盟”,對各成員國的控制力度遠遠不夠,可以說還相當松散,他又怎么能指揮各國衛生部呢?
西塞拍拍立陶完人的肩膀,非常同情地說道:
“送你們一句名言:當你意識到自己錯了,那么你還是對的。如果你繼續犯錯,那就錯不可恕了。”
其實陳夏就是故意的,你說他要跟立陶完人現場撕破臉皮,這畢竟不符合外交禮儀,畢竟他代表了國家。
那他能做的,就是故意忽略立陶完這個國家,藥品不賣給他們,專利不授權給他們,管他們立陶完人是死是活?
如果300萬人中能死個幾十萬,他也樂觀其成。
小國就要有小國的覺悟,如果仗著背后有人,想充當馬前卒,那就要有炮灰的覺悟。
炮灰的結局是什么?
果然,過了幾個月,立陶完當局就下臺了。
人家歐洲其他國家因為得到了奧司他韋這只特效藥,疫情迅速被控制住了,死亡率直線下降。
而立陶完因為之前輕視華國,被南瓜藤公司事列入了“藥物禁運黑名單”,這就導致他們國內的疫情一直無法很好控制。
小國寡民嘛,哪有什么戰略眼光,馬上就是上街各種鬧騰,要把當局給弄下臺,然后整個國家開始了烏煙瘴氣一片。
這都是后話,跟陳夏也沒有啥關系。
雙方談判結束,南瓜藤公司首批生產的奧司他韋直接專機送到了歐洲,各國也在抓緊時間自己組織生產。
做為醫療團專家組組長,任元非這下可是出盡了風頭,多年來的郁悶終于一朝解散。
隨后華國過來的醫生,被兩人一組,分成了20個小組,做為專家組趕赴各國進行流行治療的指導。
做為團長的陳夏,卻悄悄從倫敦直飛霉國加州,因為那里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