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雖然是有陳夏主持,但主要的發言者還是馬里特教授,沒辦法,誰叫他是協會主席,是該領域的老大。
每人手上都有兩份完整的病歷,包括入院前情況、手術情況、術后用藥情況,例舉了所有的病程記錄和輔助檢查。
重點說一句,這兩位患者的輔助檢查全部是由外國醫生親自做的,親自采血,親自做CT等,杜絕了華國人作弊的可能性。
所以檢查報告都是真實可信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次病情分析會,那些國外醫生們都有經驗了,紛紛帶著專家攝像機前來,唯恐做過專家發言。
這種高端的學術會議,越州醫院也已經不是第一次舉辦了,所有職工都配合有序,趙小英院長也安排得頭頭是道。
老太太心里也高興呀,這可是醫院出風頭的絕佳機會呀,這功勞能少得了她正院長的?
馬里特教授這時候已經開始做病例分析了。
如果說前半段老頭的發言還很正常,是走正規流程的話,但當后半段,陳夏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老頭開始玩幺蛾子了。
“諸位,這次兩例器官移植手術的成功,證明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生產的相關抗排斥藥物,可能是有效的。”
陳夏眉毛一挑:“可能?”
這個詞就有講究了,
陳夏原本以為經過幾次學術沙龍的相關藥物介紹,以及兩例寶貴的移植手術成功,這位馬里特教授的態度應該是比較樂觀的,堅定的。
馬里特教授繼續發言:
“大家都知道,器官移植手術是未來的大趨勢,也是解決內科無法解決疾病的最后希望,對全人類的健康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任何一只新藥面市,都需要大量的臨床實驗數據來支持治療的有效性,我想憑著華國和香江目前的手術量,并不能支持器官移植手術,尤其是華國,醫療水平相對落后,人民的收入也沒辦法解決手術費用。”
這話一出,臺下的華國醫生就不樂意了,
他們也知道自己國家遇到的困難,但當著這么多各國醫生的面說出來,這就有點當面打東道主的臉的意思了。
拜托,你現在坐著的地方是華國,主刀這兩臺手術的醫生也是華國人,藥物同樣是華國人發明的。
陳夏和吳猛超坐在臺上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眼神中都是詢問,這外國佬發什么瘋?
馬里特醫生也不管下面的議論聲,繼續說道:
“所以我的建議,這些抗排斥藥物、免疫制劑的專利應該交給國際器官協會,有國際器官協會統一組織相關臨床實驗,各國醫生都有機會參與。以后再統一授權給幾家醫藥公司生產這些藥物。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可以從源頭上控制價格,讓更多病人有機會使用這些先進的藥物,讓更多無辜患者能夠有機會通過移植器官恢復健康。
如果藥物掌握在少數企業頭上,恐怕將來這幾只藥物的價格會非常昂貴,不利于器官移植術的推廣,為了全人類的健康,總需要有人做出犧牲的。”
這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