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院長,器官移植推廣有兩個制約點,一個是器官來源,一個術后排斥反應對不對?”
幾個華國人和外國人都點點頭……
“第一,我們華國人口眾多,器官來源不成問題(八十年代為啥不成問題,大家自己思考,不要說出來,免得和諧),這樣我們就解決了第一個難題。
第二,現在南瓜藤公司已經發明了這么多抗排斥藥物,能很好解決術后排斥和感染問題,解決掉這只最大的攔路虎,那我們還有什么困難?
我們華國有病人、有器官來源,有抗排斥藥物,還有能做這個手術的醫生,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去歐美等國家發展?難道我們華國和香江不可能自己開展器官移植術嗎?
到時,等我們的技術成熟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穩居全世界第一,那些歐美國家的病人又不傻,肯定會跑到我們華國來,到時世界器官移植中心就在華國,這是好事呀。”
陳夏一聽,瞬間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簡直就是醍醐灌頂啊。
對啊,既然這些抗排斥藥物暫進進不了歐美國家,那他完全可以自己在華國和香江發展呀。
人家病人看的是什么?看得是療效!
到時華國的醫院器官移植成功率世界第一,病人存活年限世界第一,手術量世界第一,醫生技術水平世界第一。
我TM什么都世界第一了,還鳥你個什么國際器官移植協會?
雙方可以打擂臺呀,可以天天在歐美媒體上炒作呀,人家歐美病人又不傻,有對比就會知道誰更優秀,誰更靠譜,肯定往華國跑嘛。
到時是誰求誰?
這么好的藥品不能進入歐美國家,是誰的損失?
陳夏只是少賺點錢,而這些國家的病人卻有多少人因為得不到有效治療而死亡。
到時陳夏再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公布出去,那些病人和家屬還不活撕了馬里特?國際器官移植協會的名譽也將徹底掃地。
一想到這些,陳夏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嗨,老吳,你真是難得一見的明白人呀,你這個主意好,我們馬上就可以籌備啊。”
陳秋一聽不樂意了:“陳老二,注意點,什么老吳,沒大沒小的。”
陳夏一聽縮了縮脖子,這個從小聰明認真的妹妹,真是他的克星呀。
大家聞言,都哈哈大笑起來。
陳夏這時候說道:“可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器官移植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手術醫生還沒有培養起來,怎么辦?”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現場兩位白人醫生。
人家就是已經從事多年的器官移植手術,有著豐富的理論經驗和手術技術,這點是華國醫生比不了的,哪怕吳教授也不行。
克里斯蒂·布茲和拉塞爾·克萊得兩人互相看了一下,堅定地點了點頭。
他們來華國,就是為了抗排斥藥物來的,為的是“技術”而來,至于什么專利之爭,權力相斗他倆沒興趣。
“好吧,我想我們可能要在華國工作一段時間了。”
大家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