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金鋒急了,覺得老師怎么能說出這么沒禮貌的話,剛要開口打圓場,就被康院長制止了,一個眼神,讓他閉嘴。
陳夏一聽就氣樂了,這些微創手術我沒做過?
前世做得不要不要的,哪怕是重生后,當初在瑞麗允哈寨給少數民族看病時,就做了不少,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己。
他這爆脾氣就上來了,“徐教授,看來我是時候給你們露幾手了。”
徐教授“一臉不屑”:“你說說看,怎么個露幾手?這可是協和醫院,什么樣的病人沒有?”
“你,你們找一些腹腔里的外科疾病,就什么胃癌部分切除術、闌尾切除術、疝無張力修補術、肝臟切除術、脾臟切除術。
就找這樣的患者,到時我就拿腹腔鏡,做幾個手術給你們瞧瞧,到底是傳統手術有優勢,還是微創手術有優勢。”
“腹腔鏡?不用胃鏡了?”
“差不多的原理,但機器不一樣,我在后海的宅子里就有這樣的機器,不過腹腔鏡我需要助手,一個人操作不方便,到時要請幾個外院助手。”
康院長和徐教授相視一笑,覺得這小年輕就是不經激,一激就把保密的技術都拿出來了。
而陳夏也在心里冷笑,這兩只老狐貍想套自己的技術,他又何曾不是想借協和的手,將內窺鏡技術給拿出來。
這玩意兒太先進了,在國外拿出來是不合適的,先不說人家懷疑不懷疑的問題。
就是這些機器拿出來,這里面涉及到多少專利呀,這在未來可都是大賺特賺的寶貝。
醫療行業,藥品賺錢,醫療器械同樣是暴利行業。
但在國內拿出來就沒有這個風險,一句“國外保密技術”就可以把各種質疑都打消掉,同時還不會輕易被國外的同行知道,防止技術外泄。
協和醫院外科樓辦公室。
陳夏準備用幾根“管子”,不開腹不動手就可以做外科手術的消息,馬上就傳遍了整個協和醫院。
外科大主任毛威聽到同事在議論現在有一項新技術,能替代大多數外科手術,以后不用開刀,只要打幾個洞就行,那是一臉不屑。
尤其是年輕醫生那腔鏡手術崇拜的眼神,讓老一輩醫生們非常看不慣,便要開口教訓了。
“我說你們呀,平時就應該多動動腦子,來,你們想像一下,你要切除肝臟,你管子通過腹部伸進去,怎么看得到肝臟的病變情況?怎么下刀子?怎么止血?
我聽說這位陳夏同志之前做的是胃鏡下止血術,可能就是運氣好,也不知道怎么給他就止血成功了。胃鏡大家都見過,這管子能切肝割脾?別開玩笑了。”
小醫生們都有一種盲目的樂觀,或者說崇拜心理。
但中年醫生們則普遍表示不信這個所謂的“腹腔鏡”、“胸腔鏡”、“宮腔鏡”技術,實在是腦洞限制了他們的想像。
外科大主任都這么說了,小醫生們都只有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