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主任顯然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所以不管別人怎么議論,他還是捧著自己的水杯閉著眼睛,表情不喜也不悲。
但這么多質疑聲、議論聲,他都沒有出口喊一句“安靜”,其實也能表明他的態度。
課題誰不想要?
誰拿到了課題,不但意味著自己將來可以寫一篇或者N篇論文,可以給自己的履歷增添光彩一筆,
也可以為自己將來競選職務、競聘職稱,甚至在專業醫學委員會兼職打下良好基礎。
這還僅僅是名,還有利。
這年頭醫生的收入很少的,有了課題就有了經費,這筆錢則是有申請人掌握的。
只要你不是貪得太過份,一般上面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有些小錢就落入了自己的口袋里。
蛋糕只有這么一塊,這么多醫生都等著嗷嗷待哺,
本來就是僧多粥少的事情,自從陳春來省一院消化內科工作后,這蛋糕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吃了。
這其實暗暗的得罪了絕大多數的同事。
這次連蔣主任的課題都沒通過,可想而知,老頭的心情也不是那么愉快的。
陳春也沒有辦法,她的個性太要強了,根本就沒想過自己要退出課題申請,去討好同事們。
在她的眼里看來,誰的課題有意義,誰更能為醫學做出貢獻,誰就應該通過最后的申請,這事也能讓?
瞧瞧,這就是年輕人的思路,如果讓顧偉同志來做參謀,他絕對會是另外一種意見。
這時候劉家園醫生站了起來問道:
“陳春同志,為什么我的課題又沒有通過?我已經讓科教科的彭副科長審閱過,他說應該是能通過的。”
劉家園,消化內科老資格醫生了,今年56歲,離退休也不遠了,一心想著在退休前搞幾個課題提升一下自己的職稱,將來在退休后能多拿點退休工資。
老同志一看自己的課題沒通過就急了,再說就他的年齡,他也不怕陳春有什么背景不背景的。
陳春放下材料,也非常無奈地說道:
“劉醫生,你的課題為什么沒有通過,我真的不清楚,我不是醫院學術委員會的成員,他們開會怎么討論的,我根本就沒有參與。”
劉家園火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每次課題都是你能拿到?你不就憑著你香江的爺爺嘛。”
陳春一聽也火了:
“我申請課題,跟我爺爺有什么關系?就比如我這次申請的是乙肝抗病毒治療,你的課題是睡覺質量跟疾病恢復的關系,你說醫院會選誰?”
劉家園輕哼了一下:
“你急什么?心里不發虛,你急什么?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以為大伙兒會猜不到一些背后的齷蹉事?”
陳春一摔資料,剛要開口,就被詹愛菊攔住了。
“劉醫生,飯能亂吃,話不能亂說,你覺得你的課題好,那就應該去院長或者科教科反映一下,在科室里對一個年輕醫生吼有什么意思呢?對不對?”
“年輕醫生?年輕醫生難道不應該尊重老前輩嗎?年輕醫生難道不應該更虛心好學,而不是吃獨食嗎?你們說說,有這樣的年輕醫生嗎?”
劉家園也是火大了,這幾乎是末班車了,事關他的退休工資,他也是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