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門診甲肝患者,掛瓶維生素C針,再點護肝藥,可能也花不了幾元錢,欠費就欠費吧。
這重癥患者,都要躺ICU了,這個花錢如流水呀,哪怕一減再減,你一天100元都有可能。
病人家里肯定承擔不了,至少大多數家庭承擔不了。
可是你讓越州醫院承擔顯然也不合理,畢竟醫院的收入都是有限的,不能又是出人又是出工,還要讓他們這些支援醫院承擔醫藥費吧?
明珠方面連提都沒人提,仿佛大家都選擇性遺忘長海醫院還有一家臨時醫院需要結算大筆的醫藥費。
最后陳夏沒辦法了,病人沒錢,醫院也沒錢,只有他這個主張者自己買單了。
就當是為乙肝抗病毒藥物臨床實驗做經費吧,就這,半個月下來,兩百多萬沒了。
陳夏真覺得自己是圣母在世,菩薩下凡了。
可是沒辦法,八十年代就是這么混亂,社會秩序經過那些特殊年代,還需要不斷完善。
一天下午,陳夏剛在辦公室睡午覺,昨晚忙活了半晚。
叮鈴鈴~~~~~
陳夏睡眼朦朧的坐了起來,接過話筒:“喂,我是陳夏。”
“陳副,我是徐雙立,你趕緊回越州一趟,趙院長出了車禍,聽邱主任的說法有腹部臟器大出血。”
陳夏蹭一下站了起來:“有沒有生命危險?”
“不好說不好說,現在已經送進手術室了,你還是趕緊回來一趟吧。”
“好的,我現在就出發回來,你們一定要盡全力搶救趙院長,另外馬上組織全院職工獻血,要快。”
腹痛臟器大出血,最要命的就是失血性休克,這個出血點如果不能通過手術止住,患者馬上就會死亡。
可有些出血太狠的,根本就不給你搶救的時間。
陳夏馬上披上衣服,連皮鞋都不穿直接跑出了房間:
“快快,你們馬上去將吳猛超教授找來,讓他立即跟我去一趟越州,趙院長出車禍重傷。”
那些小醫生小護士聽到都嚇了一跳。
20分鐘后,陳夏的酷路澤就開出了長海醫院,直接往越州跑去。
八十年代,明珠市到越州還沒有高速公路,有鐵路,但車次太少,加上200多公里路,火車要開一天,站站停太慢了。
所以陳夏決定自駕返回,就這也起碼需要5、6個小時。
一條小小的柏油馬路,想超個車都難,而且汽車還要經過沿途城市的市中心,這車速怎么也快不起來。
陳夏一邊開車,一邊在祈禱老太太千萬要挺住呀,心里自然萬分著急。
自從顧偉調離人民醫院以后,醫院其實是進入了“陳夏時代”。
趙小英來人民醫院,更多是來給陳夏看家護院的,一個沉穩的女領導做院長,配上一個年輕朝氣的副院長,彼此取長補短,共同推動人民醫院大踏步前進。
而老太太雖然是院長兼書記,但平時一不爭,二不搶,不搞內卷,也不愿出風頭。
陳夏能順利在越州醫院開展開項改革方案,趙院長有一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