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你太沖動了,溢價50%,這讓我們至少要多付出10個億以上,就為了一家藥店,值得嗎?”
陳淑琴經手的四季集團各家分公司,哪個不是暴利行業?
“彩云之南”珠寶店,出售的翡翠都是無本買賣,暴利。
“南瓜藤制藥”,或者說“夏天科技”,各種專利沒有研發成本,生u出來的藥品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哪怕像勞動密集型產業,“四季小百貨”和“四季紡織”,毛利潤都在100%以上,也是一種暴利!
所以陳淑琴現在的眼光是很高的,一般生意還真看不上眼。
龍豐藥房不說別的,因為競爭太激烈,藥店行業的毛利潤最多不會超過30%
算到凈利潤就更可憐了,
還要去除部分門店購買費用,部分門店的租金、員工工資、折舊等固定支出,另外還要參考客流量和每日流水。
所有門店算下來,凈利潤能達到8%那都已經要謝天謝地了。
如果是按龍豐藥房當天股票收盤價來收購這些股份,陳淑琴是點頭的,這個價格是合理的。
但現在溢價了50%,白白便宜了許家,那她就不樂意了。
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
陳夏一下子整個人葛優躺在了汽車座椅上,兩只手掌墊在腦袋下面,還舒服地扭了扭屁股,還真別說,“勞死來死”的座椅可真帶勁。
陳淑琴看到大侄子這副不以為然的表情,一個個白眼就翻了過去。
其實她哪里知道陳夏的野心,可不僅僅是藥店這么簡單。
“小姑姑,你看我們現在手里有制藥廠、馬上還會有自己的醫院,那么我們醫藥版圖里,是不是還缺少另一個藥品零售終端?那就是藥房,所以我想補上這塊短板。
我看重的,不是龍豐藥房是不是上市公司,也看不上他們的利潤,但我看上了他們的成功運營經驗,以及培訓店長員工的能力,經驗這一塊這個是我們不俱備的。
現在內地藥品零售市場是一片空白,這么大一塊市場,別人不去占領,我們當然要去占領了喲。而且我們還有一個優勢,到時南瓜藤制藥的藥品只供應自家藥房。
你想,我們現在在生產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藥物,還有一些抗生素、感冒藥、胃腸藥等等,專利都在我們手上,這些藥品我們基本處于壟斷地位。
到時這些藥只有我們龍豐藥店有,別的藥店沒有賣,你說我們藥店是不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力很強?獨家壟斷的生意,利潤會差嗎?”
當汽車路過一個街口,陳夏指著路邊的“屈臣氏”說道:
“小姑你看,到時我們完全可以模仿屈臣氏的模式,到時成立全新的“藥妝局”,門店一半賣藥,一半賣保健產品、美容產品,什么香水化妝品、日用食品飲品等等。
你看這家屈臣氏生意是不是很好,客流量是不是很大,他們的門店開遍了全港,咱們也有樣學樣嘛,多元化經營,反正這種零售行業準入門檻那么低,多賺錢?
我剛剛說了,現在內地市場藥房是一片空白,不要看現在咱們窮,但發展起來也用不了幾年,你現在去內地,那首都、上海、廣州、深圳是不是大變樣了?”
屈臣氏門店光是中華區,就達到了3608家,實現銷售約合人民幣1440.79億元。
賺錢哦!
如果不是加價50%讓許家那3個敗家子心動,這次收購案怎么可能輕易實行?
財帛動人心,不動,那是籌碼不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