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的話仿佛為陳夏打開了一扇窗戶
格局還是太小了,這移民也是白移了。
1992年,在國內難如登天的事情,在香江不要太簡單哦,有錢,什么東西買不到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面積沒有內地一個縣大的地方,卻總共有60多所大學。
除11所法定公立大學以外,還有幾十所大學都是私立大學或學院,什么樣奇奇怪怪各種各樣的都像。
像什么歌德學院、公開大學、樹仁大學、演藝學院、珠海學院等等,各種專業都有自己的專屬大學。
當然最歷害的就是“三大”,
比如瑪格利特醫院掛的一塊牌子,是香江大學附屬醫院。
香江大學屬于全港排名第一的大學,在世界范圍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醫學院更是培養了大多數香江醫療人才。
另外香江中文大學、浸會大學的醫學院也是排名全港前三,
這三所大學培養的學生,幾乎壟斷了全港醫學人才。
但凡事總是有例外的,比如“香江仁和醫學院”。
仁和醫學院是由香江著名商人林仁和于1930年創辦,原來掛名在香江浸會大學下面,是專門培養社區醫生和護士的專上性質的大學。
后來學校有了一定的野心,就從浸會大會退出,單獨成立了一個普通高等教育大學。
但社會在發展,醫學這種“修理人體”的學科,需要的是高層次的頂級人才,仁和醫學院的定位就出現了問題,越來越不適應香江的社會。
目前在校學生只有200多人,幾乎面臨著隨時倒閉的命運。
學院董事長林佳,屬于林家第4代,對于這個賠本的醫學院也是頭痛不己,
你說關閉吧,好歹是祖上的產業,說關就關,這是不孝子孫的行為。
而且就算關閉了也沒用,仁和醫學院的土地性質屬于公益教育性質,是沒辦法轉成商住性質的。
否則在香江寸土寸金的地方,這么一個學校早就被林家后代拆了蓋樓賣錢了。
但你要說不關吧,這學校不死不活掛著,因為學生越來越少,港府的補貼也越來越少,林家不得不自己倒貼辦學。
學生少,補貼少,一下子也留不住什么好老師,紛紛跳槽而去,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林佳也是自認倒霉,誰叫她是長房,長房接手了最賺錢的幾個買賣,同時也接手了幾個最虧本的買賣。
“仁和醫學院”這個燙手山芋就是這么到了她的手上。
面對財務送來的報表,林佳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學校又需要定購一批新教學器材,這一下子要80萬港幣。
她覺得向家里要肯定不會給,免不了又要她這個“董事長”自掏腰包了。
這時候電話鈴聲響起,林佳揉了揉眉心,接起了電話
過了一會兒,她的眼睛越瞪越大,看了看話筒,又看了看窗外,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四季集團想買下“仁和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