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次到了公司,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原來女兒隨時能讓公司直上青云,也隨時能讓公司分崩離析嗎?
聚集在會議室商討對策的各路高層一見池田夫婦坐定,就爭先恐后的匯報自己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困難,聽得池田與陳莉香都是膽戰心驚。
——也不怪他們心驚,池玥本身的能量就不小,寒夙宸又從中推波助瀾,池樹再把遇到的問題稍一放大,做出無能為力的姿態,池田原本就不是個有能力殺伐決斷的人,還不得徹底傻眼。
尤其是聽到建筑這一塊兒都出了問題,他完全不能理解:“建筑公司可是咱老本行啊?怎么這里也出問題?”
按步就班的走,怎么會突然被人卡了脖子呢?
池樹苦笑:“一個是資金問題,銀行那幫家伙一個個精得跟猴兒似的,這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誰還肯出頭?”
別說銀行那邊似乎也被打了招呼,就算不打,公司突然遭遇困境,銀行不來催還貸款就好了,哪里還敢放貸款支持他們度過難關?
——銀行是做風險評估的行家里手,萬一他們公司就此破產,他們的貸款豈不成了壞帳?這個風險才沒人肯擔。
要只是這么一個難關倒還罷了,池樹又說:“建筑公司雖然是我們的老本行,但老本行怎么就不能出問題?之前就跟你說過不要參與那塊地的開發,你非覺得十拿九穩,現在臨街規劃的酒店置換突然擱淺,你覺得影響有多大?怎么解決?”
開發當然都是賺的,但利潤雖高,房價也高啊。
很多開發公司賺的都是“固定資產”,很多小區到售樓部撤出,都會有一些尾房沒有賣掉,尤其是商業部份因為價位的問題,會壓在手上。
——隨便一個門面就是上千萬,有這種實力的完全可以去投資別的回本快的項目,而商家則更愿意選擇租賃而不是買。
這最后的結果往往是開發商賺的錢基本都壓在商業地產上——不是說這錢賠了,一般情況下住宅賣出去之后,就已經有得賺了,商業部份便作為固定資產,通過直接租賃給商家慢慢收息。
這幾乎已經是業內的常規做法,所以才會以房地產開發公司為名的各種商業廣場遍地開花。
如果招商做得好,商業地產盤得很活,那這一塊可以經年累月地大賺特賺,成為下蛋的金母雞。
如果地段一般又沒本事盤活,那就只能砸在手里當“固定資產”,除了申請破產清算的時候用得上,平時只能望樓興嘆。
他們那塊地,地段就很一般,偏偏當初規劃的是酒店,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酒店。
——投資人想把它開成五星級酒店,配套設施跟不上;想開成三、四星級的吧,地段不好旁邊還已經有了同款,到時競爭恐怕很厲害。
幸虧之前羅氏開發公司的老總想要自己開會所式酒店,看中了那棟樓,想要通過等價置換的方式,用正新小區的住宅樓交換這棟十二層的酒店樓。
眼見著正新小區那邊主體快要完工,馬上就能換過來開始銷售了,卻有人向羅總推薦了另一處規劃為酒店的商業樓盤!
那邊的條件更優越,羅總一下子就被吸引走了,趁著合同還沒簽就直接給他們透了這么個底。
眼下他們能選擇的只有兩條路,一是以更低的價格折算,二是也另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