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姜淵設想雖好,但是他卻將此事想得太過簡單了些。
風水之術與陣法一道雖然殊途同歸,都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
但是二者之間倒是還是有不少差異的。
以姜淵如今的道行,確實無法兼顧二者,更別說取長補短、雜糅一處了。
正當姜淵望著那起伏的地脈唉聲嘆氣之時,陰陽錄中終于有了動靜。
隨著一陣靈光閃過,他頓時便感覺道一篇道文出現在自家的識海之中。
姜淵頓時心中一驚,連忙凝神看去。
“《地墳篇》?”
姜淵在看清了開頭的那三個道文之后,便忍不住心中暗喜。
自從在細細參悟了《人墳篇》之后,姜淵方才意識到《三墳》的玄妙遠超他的想象。
因此在明白《三墳》的重要性之后,他便不由的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唯恐日后無法得知《三墳》全篇。
于是姜淵剛才雖然僅僅只看了一個開頭,他的心中便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隨后,他方才有心思繼續往下看去。
“乾形天,坤形地;地天降氣,天地圓丘。
風形氣,雨形云;天氣垂氤,地氣騰氳。
……
天、地、日、月、山、川、云、氣,皆從乾坤而起,察而用之,則無竭無窮矣。”
姜淵本來心中還是一片歡喜,但是在通讀了一遍這《地墳篇》之后,他便忍不住露出一絲苦笑。
因為他發現這《地墳篇》竟然比先前的那篇道文還要晦澀難懂。
他在讀完之后,既能從中看到練氣之理,又感覺它實際上是在講陣法之道。
隨后姜淵轉念一想,甚至覺得連風水之術都蘊含其中。
一時間,他也不知這《地墳篇》到底在講了些什么!
不過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或許是姜淵心心念念的便是陣法與風水雜糅之事,故此在看著那《地墳篇》的時候,姜淵便時常會在風水、陣法一事上隱隱有些明悟。
先前他還一直不知,該如何兼容風水與陣法之道間的差異。
但是在進一步的體會了《三墳》的玄妙之后,姜淵看著周遭的地勢,不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于是,在略有所得之后,他便沿著地脈走向,不斷的在九處風水之地中游走。
每到一處荒野,都因地制宜的在各處荒山野嶺之間改動著地勢。
其中辛苦難捱之處,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過也是他僥幸沒有遇到什么山岳,小寒山周遭地勢大多如丘陵一般,無甚名山。
故此姜淵在辛辛苦苦鑿通幾處地穴,隨即或是削了幾處山包,或是挖開了幾口泉眼之后。
他終于勉強將九龍戲珠之風水局與九陰歸元陣統合于一處。
這樣一來,他既保證了風水局藏風聚氣的優勢,又同樣將法陣護己克敵的優點留了下來。
在最后完成了一處位置的安排之后,只見小寒山周遭的地脈頓時不由的輕輕一震。
若不是眼下已是到了后半夜,大多百姓都已然入睡,否則姜淵耳邊恐怕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