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道:“今日武當山上嘉賓云集,老道只不過虛活了一百歲,敢勞三位神僧玉趾”他四人隔著數道門戶,各運內力互相對答,便如對面晤談一般。峨嵋派靜玄師太、靜虛師太,崆峒派的關能、宗維俠、唐文亮、常敬之等功力不逮,便插不下口去。其余各幫各派的人物更是心下駭然,自愧不如。
聽著四人對答,鮮于路心中凌然,知道自己相差還很遠,唉,還是年齡受限了。
隨后大殿里發生的事情就如劇情發展一般,隨著少林的到來,殿中武林人士有了底氣,與武當的對峙也越發強硬。最終張翠山殷素素相繼自刎于殿中。
主角張無忌也被張三豐順利救下。
眼看著這一幕發生,鮮于路確實無能為力,因為張翠山自殺根本不是受了眾人的壓迫,而是因為殷素素而愧疚于俞岱巖,所以自刎以謝罪。
況且張翠山武功之高,便是有心想救也救不來。
眼瞅著一場壽宴變成這般模樣,少林等名門大派自覺也無臉再待下去,便紛紛告辭離去。
鮮于路跟在賀老三身后,就像是他的子侄,默默的看著場中悄悄往外溜去的蒙古韃子。
這個蒙古高手肯定就是玄冥二老中得一位,就不知道是哪一個罷了。
不過即使知道這貨要跑,他也不敢聲張,此時張三豐正在消耗內力救治張無忌,哪有功夫管這些。
張三豐不管,誰還治得了玄冥二老?反正鮮于路不會多管閑事,管了也打不過。
等下了華山,他對賀老三道:“這些日子蒙你照顧,今日咱們就在這分開吧。”
賀老三聞言心頭一喜,嘴上卻臉露不舍道:“少俠,俺老三是個粗人,您這是看的中俺,才讓俺隨行。俺這都有些舍不得。”
“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咱們后會有期。”說完,鮮于路腳下運起金雁功,身形舒展,宛若一只大鳥,幾個跳躍便消失在山間。
“好輕功,哎,少俠,你還沒告訴俺你叫什么名字哪!”賀老三在山路上扯著嗓子喊道,直振的群鳥飛舞。
倚天的江湖是個紛紛擾擾,恩怨情仇的江湖,但武林各方最終還是因為民族大義而擯棄前嫌。
鮮于路重生在這個世界,從沒覺得自己可以超然物外,但當他親眼看到韃子之殘暴,還是忍不住熱血上涌,渾身顫抖。
所以離開武當山后,鮮于路專挑落單的韃子兵下手,狠狠的出了口惡氣。
雖然第一次殺人,吐的昏天黑地的,但當他見到一個村落里的男女老幼盡皆被韃子兵殺死之后,這種嘔吐反而成了恥辱。
這些畜牲,根本就不配稱之為人,他們就是群畜牲。
一路向西,路上所遇饑民也越來越多。
作為被蒙元當權者貶為低等民族的漢人,生存之艱辛是后世所無法現象的。
后世有一個關于初夜權的爭論,這在鮮于路看來,愚蠢的可笑。
你連命都不是自己的,更何況初夜?
大凡有點姿色的,掩藏的好,還可幸免,若是偶有風姿顯露的,迎接她的只有無盡的恥辱和傷害。
可憐可嘆,一旦國家敗亡,百姓淪為豬狗,談何人權?
鮮于路知道這是個武俠世界,也知道最終的結果,但心中那股怒火依舊難以平復。
如此行走了大半年,吃了不少苦,鮮于路終于來到了昆侖山山脈。
此行只有一個目的,九陽神功。
這部武功秘籍絕對配的上神功之名,能讓張無忌用五年時間將功力躋身當世頂尖,堪稱奇跡。
難怪是能與易筋經、九陰真經等絕世功法齊名的神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