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謙行鬼神之法不通,欲施搬運術助村子加固堤壩。
此時有主人家過來道:“村長想見諸位道長。”
說話間一老者進來,先是拜見了眾道士,又道:“我們幾個村子商議,明日去祭拜展大王。請大王停雨。”
魏希存及眾道士恍然,齊道:“當去拜大王,當去拜大王。”
張謙只在汶龍村龍王廟見過展大王的牌位,道:“我于龍王廟中見過大王供奉,只是那里并無神靈,如何有用。”
魏希存道:“師侄不知,展大王乃是古時圣人,死后化成白龍,護佑汶水一帶。早些年的時候,汶水一帶有災,大王入百姓夢中,教百姓往山上避災。”
村長稱是,道:“我們商議,想請道長們主持祭拜之事。”
魏希存笑道:“此事當是師侄主事了。”
張謙心道,若那展大王無用,再行搬運之術不遲,便應了下來。
問:“要在何處祭拜。”
村長道:“止有汶龍村了。”
此前便是在汶龍村遇到狐女。事不宜遲,稍作收拾,村中村民趕往汶龍村,途中又遇各處村莊,皆趕路去拜大王。
路途泥濘,行人緊隨,遠觀蜿蜒似長蛇蠕動。行半日到得汶龍村,廟外已聚集了十幾個村子的村民,或戴斗笠,或披蓑衣,盡狼狽無狀。
張謙道符數張,念咒施法,將幾棵樹聚攏起來,便是一處避雨的地方。
眾村民皆呼活神仙。
此時有一人自人群中出來,跪在爛泥中,哭道:“道長救我子民。”
此人著官服,左右有二護衛,皆隨他跪下。后有人道:“是泰安縣令。”
見有人跪,數千村民紛紛下跪,如潮起潮落。
張謙不知是何感受,攙縣令起來,道:“我自當盡力。”
隨進廟中,見廟里有趙家人在,又有汶龍村的幾個地主,俱跪在廟中。
趙家人見是張謙,趕忙過來拜見。
道:“原來是道長,我兒病愈,感道長大恩。”
張謙問他:“廟中生了何事?”
此前張謙至此,知此處無神靈,卻有一股浩然正氣,此時卻生出邪氣。
趙地主道:“無事。”
張謙對縣令道:“祭拜前有諸多準備,要明日了。先遣村民尋處避雨吧。”
縣令依言,眾村民退去。
張謙讓縣令也去。
只余下諸道人。
魏希存道:“有妖孽作亂。”
張謙道:“煩請諸位師叔師兄往村中探詢消息。”
諸人依言。
張謙起一卦,尋得狐仙所在,道:“我去見位朋友。”留魏希存于廟中。
至汶河對岸,見狐仙,問他:“可見汶龍村異況?”
狐仙道:“除夕時來了一邪道中人,在村中留了幾日。”
張謙問:“可有做何事?”
狐仙道:“只是在村中走走。”
張謙問:“可記得此人模樣?”
狐仙道:“孩童模樣,破衣爛履。”
此消息聊勝于無,張謙告他狐女居碧霞祠之事,狐仙大喜。
回廟中。
又陸續有道人回廟,其中一人道:“雖未探得消息,卻聽得一樁舊事。”
眾人問詢。他道:“村中曾有李姓人家為大戶,半村土地俱是他的。這廟也是他家捐建的。至后來,田產為人所奪,家中人盡被害死,這才有了后來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