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道:“莫非大王顯靈,為那家人報仇。”
又有人道:“若要尋仇,何必等到此時。”
左右無定論,張謙道:“都說這廟靈驗,待明日祭祀,看有何異象。”
道人于廟中休整一夜,次日請來縣令及諸村村民,張謙主祭祀之事,萬民伏地,祈請大王消云散雨。
行至一半,張謙感此地浩然氣升騰,見云霧之中隱有龍跡。遂伏跪在地,示之以誠。
至黃昏,云散雨住,斜陽映霞云,眾人歡呼。
縣令設齋飯款待碧霞祠諸人,回時個個欣喜。
半月后。張謙正在觀中接待香客,見一差役到來。
問他道:“何事至此?”
那差役道:“日前龍王廟祭祀有用,我家大人對那廟愈發上心,次日便招募工匠,重修廟宇。然近日來,工匠多生怪病,想請道長探看一番。”
張謙向魏希存說明情由,隨差役到得汶龍村,龍王廟。
見工匠有發熱的,生瘡的,有崴腳的,被砸的,竟有一人幸免。
道:“當是有邪祟作亂。”
起卦無果。復尋得狐仙。
狐仙道:“那妖孽來了。”
問在何處,狐仙道:“我法力不及他,不能定他蹤跡。”
張謙左右思之,貼避邪符、驅鬼符、縛魅符于工地內外。又為配藥施符為匠人醫治。
思及村中秘聞,又想到狐仙所言妖人模樣,至村中打探消息。
先到趙家,問李家之事。
一家人只道不過傳言,作不得真。
張謙又問:“你家田地如何得來的?”
趙地主道:“是我祖是歷代節儉,積下來的。”
后又去問村中長工、短工、富戶。
俱說李家之事由來已久,都是聽祖輩說的。
待到無人時,有一潑皮過來,問張謙:“你可是沒探到什么消息?”
張謙問他:“你有何消息?”
潑皮道:“我今日未進粒米,頭昏腦漲,實在想不到。”
張謙與他幾個銅子,道:“說罷。”
潑皮見錢眼開,道:“趙地主家跋扈,哪有人敢真說與你聽。”
又道:“這是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趙家祖上本是李家的長工,看上了李家女兒,有一夜起了淫心,不曾想把人家女兒給逼死了。”
他掂了掂手里銅子,道:“把禍事往李地主身上一推,李地主下了大獄,家中人沒臉面在村里呆下去,就連夜走了。趙家祖上自此跋扈行事,在村里橫行霸道,田產愈來愈多,才有了如今家當。”
張謙問他:“此事當真?”
潑皮道:“真的不能再真了。趙家那布坊,原是李家祖墳。”
張謙又給他幾個銅子,道:“帶我去趙家布坊。”
到布坊外一看,此作坊位于水流彎處,若做墓地,當真是極好的,便信了七八分。
離開時看到墻角一孩童,問潑皮:“那孩子是誰家的?”
潑皮望去,道:“哪有孩子。”
驚恐道:“道長莫要嚇我。”
張謙聞言追去,那孩子忽得又沒了。
是夜,作坊里走了水,水潑不滅卻不往外引。
次日張謙去看,見好好的布坊化成焦土。趙家人大哭。
又一日,趙家長子突然發瘋,提一把菜刀在村里胡砍亂殺,傷了七八人。
隔了幾日,趙地主來找張謙,道:“我家定是招了不干凈的東西,請道長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