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法律上的磕磕絆絆,我更多面對的是來自人的威脅。我和各種各樣的商家都打過交道,有些人能及時迷途知返,但更多的人卻是一意孤行。
有時候我給那些商家苦口婆心地講法規、講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還會罵我,說你懂什么?天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更有的還要報復我。
第一次有人威脅我是東北那邊的一個中年婦女。我告了她之后,她用東北話威脅我“你這家伙找削呢吧?你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嗎?小心我找人辦你!”
她要我撤訴,還要給她賠禮道歉。
我直接把這個人舉報到檢察院去了,那邊對她批捕之后,她來找我和解,態度完全變了,開始和我套近乎,說好話。我不吃那一套,還是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在法庭遇到的威脅是最多的,因為那是被告和原告見面的地方。一開完庭,有些人就會主動靠過來。我就遇到過一次。
當時是在被告所在地起訴的,開完庭打了個出租車,被告開著車跟上我。我這個人不怕事,就在路邊等他。他把車停下,搖下車窗跟我說小子,敢告我們,你挺橫啊!你可小心,說不定哪天,就有人在背后捅你幾刀!
他還要把我扣在那里,不讓我走,罵罵咧咧指著我。我立刻打了車,沒回旅館,直接開到火車站。到了售票大廳,我才放下心來,因為他不可能在這對付我。
其實我們最怕的是潮汕那邊的商家。他們膽子大,你去開個庭真可能被人捅上兩刀。我們只要看到是潮汕地區的,就直接退款。干這行,得先顧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面對食品行業的參差,我還是想在打假這條路上堅持下去。
我建議大家作為消費者,還是盡量購買大企業生產的產品。因為相對來說,大企業的違規成本更高,而且充足的資金讓他們能夠負擔起先進的管理體系,保證每個批次的產品都有同等的質量。在網上購物時,也一定要認準官方旗艦店,不要圖小便宜。
對于未來我是這么想的:等我們把蜜蜂團隊壯大,有基本穩定的收入,我們就從兼職轉成全職,增加公益性質,可以免費幫助別人。
我們也希望更多行業,像是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等行業的有識之士,加入到蜜蜂團隊來。
我收了很多徒弟,現在有二十多個,都是挑選過的。他們在我的影響下,都很有正義感,有些以前是做螞蟻蒼蠅的,現在都向我們蜜蜂靠攏。
我也和他們說,食品的“食”是“人”加“良”,只有這個人有良心,才能去干食品。如果沒有良心,他就不配做一個食品人。
今天丁旭大開眼界,按照蜜蜂話說真正的職業打假人很少都是乘著15年國家新食品法和新廣告法,蹭一波快錢,在行業商家還沒反應過來敲詐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