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家越來越規范之后也就沒有他們的生存利益。所以真正的職業打假人很少,況且傳統文化來看這也是不正當的謀生手段,打假人的家人也不喜歡自己家人一直做這樣的事。
對于職業打假人很多人是又愛又恨,愛呢,幫助自己的企業越來越正規,只是每次要交一點學費;恨呢,對于他們的這種方式很不滿意。
不過從國家的角度和行業的角度,只有這樣的人存在,才能讓我們的食品行業越來越安全,但是希望不要成為某些人謀生的手段。
早期出現過這樣的新聞,因為打假人購買產品留的是詳細的地址,導致賣家找到了打假人,使勁的報復一下。
后來打假人一般都留一些不清楚的地址,假如你這邊下單的地址是什么什么向東南西北100米什么的這些類似的地址,留的電話號碼是那種無地區顯示的號碼,下單的名字還是什么先生,或者是男性的名字,那就要注意了,八成是打假人。
有些打假人確定你的產品是有問題會一次性下單好多個同一款產品,這種都不聯系客服,直接下單就買很多的,8成是打假的,因為食品法規定的賠付,是按照下單金額賠付的。
不過打假人也不會一次性買很多,買多商家不發,留的地址也越來越看不出來,因為食品法改革,不足1000元按照1000元賠償,所以他們有時候打你就賺你1000元,有的情況嚴重的會要的更狠。
先讓他把找到的法律依據陸續發給你,如果你的產品是廠家貼牌做的,打假人投訴的是產品本身問題,你就找廠家,廠家愿意出面幫你解決最好,如果不愿意,確定不是你自己的問題,直接不要鳥打假的,直接讓打假的投訴到工商。
如果是其他問題能確定最好,不確定的要先咨詢一下你當地的工商所,看看工商的意見,最終再確定是讓打假的直接投訴到工商還是自己私下和解。
投訴是關于消費者本身的利益關系,這個是最好解決。舉報是關乎人民群眾的利益,這個性質就變了,變的很大了。所以國家有政策是獎勵舉報人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被舉報,都是很麻煩的事!
還有一般打假人的投訴舉報是先經過315網絡,然后再根據情況的嚴重性程度,進行劃分,有的問題是歸315執法大隊直接管的,有的是直接分到當地的工商所。
當然不同地區的工商的執法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地區是都是工商讓你和解,能責令整改的他們會給你責令整改。
有的地方的工商是能罰你的就會使勁罰你。所以這個就得看你的運氣了。
從事食品行業唯一的好處就是這個行業的復購比較高,能做成回頭客,生意也能做到源源不斷的地步。
不過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食品行業也是國家法律管的最嚴的,由于是食品也是客戶比較挑剔的。當然利潤也是比較低的,說的不好聽都是掙點辛苦錢。
從事食品行業遇到質量問題是最頭疼,也有那種把人吃出毛病出來的大風險。綜合來看從事食品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看,風險和收入不成正比,一般不是創業者首選,不過這幾年,食品行業的創業者比比皆是都是單品思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