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動用了五個師團,就直接打垮消滅了十幾萬中央軍。
王政委感慨道:“一個師團的日軍,真是來者不善!”
……
自上次針對八路軍發起的大掃蕩結束后,駐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就親自來到山西,到各部隊做調研。
輾轉了七八座城市,觀看了十幾支部隊的情況。
岡村寧次最后一站來到了太原,視察駐扎在此地的第二十師團。巖松義雄親自作陪。
看過部隊的訓練面貌,岡村寧次當面沒說什么,但是回司令部的路上,卻還是沒給巖松義雄留面子。
“第二十師團,遠不如第六,第十四師團,現在充其量是二流水平。無法對抗歐洲,蘇聯,以及美國的強軍。
可是他們要對付的,是叫花子一樣的八路軍,按道理說不應該屢屢失敗。但是,我在北平聽到的戰報,第一軍的部隊作戰能力,經過評估簡直是不入流水平。”
岡村寧次說部隊二流,兵員素質是一方面,主要是重型野戰炮被抽調走了,基本上是以三個聯隊,組建成的治安師團,大約一萬五千人。
駐守太原的第一軍,主要的任務就是對付八路軍,用不著重炮,這已經是非常富裕的了。
可是他們的表現呢?
前腳把中央軍趕走,后腳八路軍就鉆了空子,填補上了中條山的空缺。
調動兩萬余人掃蕩,不但沒有將八路消滅,反而自身損失慘重,比對付十七萬中央軍損失的更多。
前些日子丟了山里的縣城,昨晚又丟了一座縣城。
岡村寧次很想問問,巖松義雄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吃干飯的嗎?
只是那樣太傷人臉面了,巖松義雄畢竟是名老資格的中將,他沒好意思問出來。
“司令官,這是我的失職。”
巖松義雄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后才解釋:“近一年來,大部分八路軍,從一個特殊的渠道,得到了一些軍火的支援,戰斗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特殊的渠道得到軍火支援?
如果是真的,似乎就能解釋得通。
對于八路軍來說,武器彈藥不足,是限制他們戰斗力的一個重大因素。
得到這方面的支援補齊短板,自然就給皇軍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岡村寧次被勾起了好奇心:“噢,繼續說下去。”
巖松義雄:“根據我們最近的情報,確認了,就是一個叫袁朗的人,和他背后的組織,給八路軍提供了巨量的軍火。
從機槍手榴彈,到坦克大炮,幾乎無物不有,無物不包。
而使得皇軍屢屢吃虧的李云龍,和他的新二團,就是這些軍火的最大受益者。
他們裝備了大量的沖鋒槍和機槍,在輕火力方面,已經很大程度上超過了皇軍。”
武器裝備落后于敵人,就是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理由。
別看某些軍官說:武器裝備決定不了勝負,決定勝負的是使用武器的人。
可是當雙方的軍隊水平相等時,武器的優劣就相當重要了。
拿三八大蓋的,只能開一槍射一發子彈。
同等時間用沖鋒槍的,已經射出了七八發子彈,壓制好幾個人不敢抬頭。
日軍的武器優勢一直蓋過被他們侵略的華國軍隊,享受到了武器好的紅利。
沒有人會不重視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