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據我們打入敵人內部的情報員發回來的消息,那人最近給八路運來了一批機械。八路軍就在中條山建立了一個新的兵工廠,聽說已經能夠生產子彈和炸藥。”
岡村寧次突然停下腳步,扭頭盯著巖松義雄。
“袁朗這個人,和他身后的特殊渠道,調查出來了嗎?他們身后站的是誰?”
建立了一個兵工廠這不是個小事情,比運送進來幾批軍火還可怕。
畢竟幾批軍火武裝不了多少人,逐漸也就消耗完了。
但一旦兵工廠不受干擾,源源不斷的生產,就可以為八路軍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
那么消滅八路軍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武器彈藥還有軍火生產線,岡村寧次懷疑這背后站著一個國家,是蘇聯人,還是美國人?
“這……此人的身份極為神秘,據說只有八路軍少數的高層才知道,甚至還禁止其他人打聽。
而他運輸軍火和機器的渠道,保密工作做得也十分厲害。我們也曾多次嚴令各地關卡嚴格搜查,可是從來沒有發現其蹤跡。
至于那些大型機器,倒是聽說是從黃河上,利用船只運輸過來的。”
巖松義雄的回答,并沒有讓岡村寧次滿意。
他要得到確切的消息,是哪一國在后面搗亂,想讓皇軍持續不斷地放血。
蘇聯人正遭到德國人的入侵,害怕大日本皇軍北上夾擊,可能會出此策略。
帝國即將南下東南亞,來獲得急需的資源,美國是繞不開的坎。
似乎也意識到了帝國不會被他們所控制,美國人已經停下了以往的商業交流,禁止石油鋼鐵等一系列重要物資的出售。
用一些機器武器,暗中支持八路軍給帝國搗亂,美國人絕對做得出來。
兩國都有這樣的動機,究竟是誰?
想要質問,得拿證據來說話。
岡村寧次:“八路軍的兵工廠必須要除掉,那個身份神秘的袁朗,最好是能活捉,一定要確認他的身份。
我們要知道是哪一國搗亂,帝國一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巖松義雄點頭稱是:“那我立即布置作戰計劃,圍剿中條山的八路軍。”
“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最好先拿到確鑿的證據。”
岡村寧次再三的叮囑。
到了他這等地位,關注的不是一省一地,一兩股敵人如何厲害。
而是站在了帝國的角度上,關注推演全球的策略。
北上夾擊蘇聯,是以陸軍主導,若是成為國策,那陸軍將會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更多的資源。
可是自諾門坎會戰失敗以后,海軍南下進攻東南亞的策略,就已經成為了大本營的共識。
將更多的資源傾斜給海軍,造出更多的艦船,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軍種之爭,國策之爭,岡村寧次身為陸軍大將,是絕對繞不開的。
在當下,南下還在籌備之中,并沒有真正的落實之前,還有待商榷。
此時,究竟誰對八路軍提供了支援,蘇聯還是美國,也許就是一塊有用的砝碼。
岡村寧次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深深的嘆了口氣。
拋開身份,僅以帝國軍人的角度來看,海軍的南下策略,恐怕會把帝國拖入一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