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時時刻刻都擔驚受怕的過日子嗎?
堅決不能賣!
至少現在不是時候。
姜余躺在床上,仰頭看著天花板,他在努力思索著,如何才能在這個世界賺取第一桶金。
他要在這個世界里,賺取更多的財富,要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未來。
枯燥無比,千篇一律的平凡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不求轟轟烈烈,但至少要在世界每個角落都留有自己的腳步。
姜余用力的甩了甩頭,怎么會冒出這樣的想法?
難道是前任指揮官給自己的大腦留下了“陰影”,潛移默化當中,慢慢就有了這樣的“野心”。
這應該不算是壞事,至少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他要開始為自己將來的根基,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最理想也最適合他前期的發展路線應該是投機和投資,做隱形富豪。
先依靠投機獲得暴利,滾起雪球,然后,逐漸發展自己的高科技產業。
最后,投資后世所了解的暴利行業,積累出不弱于猶太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財富基礎。
如今才是1994年,法治的不規范,經濟建設中的規則漏洞隨處可抓。
做地產相關,比如舊城改造,或做新實體制造業,這些都是這幾年最賺錢的事。
但是至少眼下都不是姜余能玩的,沒背景,沒錢,就算有錢暫時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手腕去確保不被洪流反噬。
這幾年正是變革最迅速的階段,所以眼下時間其實很緊迫。
為了不錯過接下來幾年那些個關鍵機會,姜余必須趁這兩三年,趕快擁有足夠多的財富。
距離下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也就兩年多的時間而已,之后幾年就是互聯網開始瘋狂爆發的階段。
這樣算起來,接下來的一年真的無比關鍵。
快錢,他需要快錢,而且是很大一筆。
最后的牌局就要開始了,桌面放著幾副牌。
桌臺上已經坐滿了人,他們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高盧人、德意志人、維京人、大和矮人,甚至高麗棒子也都參與了其中。
斯拉夫人,烏克蘭人,塞爾維亞人已經被踢出局。
而華夏人,競然還在慘烈的淘汰賽中單挑“群雄”,遲遲未參與決賽。
姜余很清楚,自己只要坐上去,就能抓到大順子加王炸,把那些所謂的群雄“斬盡殺絕”。
現在的問題在于,他必須先從一無所有走到手握足夠進場的籌碼,這樣他才有上桌臺的資格。
否則,一切都是虛妄空談。
總而言之,他眼下急切需要一筆錢,一大筆錢。
迷迷糊糊當中,姜余度過了一個難眠的夜晚。
第二天上午,吃完早餐。
姜余跟父母告別,來到了鵬城大圖書館。
他要不斷地翻找資料,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經濟學》、《經濟周刊》`《金融周刊》等等雜志。
在兩個小時內被他翻閱了不下100本。
超越常人幾倍的的記憶力!
異乎尋常的恐怖閱讀效率!
中午。
他隨便在外面點了個盒飯,又繼續埋頭苦讀。
這圖書館,居然還有希特勒撰寫的自傳《我的奮斗》。
下午五點。
在閉館前的最后一刻,他終于在《數學月刊》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前期猥瑣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