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生就比西方人差,而是主流觀念出了錯,想要重新樹立起民族自信心,需要漫長時間......
姜余現在所提出的數理化擇分標準,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公平的考核標準。
外語學院也可以提出純粹的英語作為考核標準。
……
這其實對大多數學生,尤其是對那些寒門學子們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標準。
這樣做,就會稀釋因英語一門不好而造成的人才浪費。
一般來說,語言能力強的人,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會相對弱一點。
國內的高等學府應該向歐美日這些國家學習一下了。
人家從來沒有把外語當必修課,因為有專業的翻譯人才。
外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都會遵從市場的定律。
樺國如果長期以往,會造成多大的人才浪費。
科學和工業從不缺乏綜合性人才,缺乏的反而是那些專業、專精的人才。
就好比玩游戲,同樣的十個技能點,把各個技能點亮后,肯定是干不過專精一個技能的高手。
姜余這半年里也是走南闖北,國內外都見識過了。
但他從未聽說過世界優秀的科技人才炫耀過自己的語言天賦。
也從未聽說過,哪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企業管理者拿自己的語言天賦當競選籌碼。
學好外語的人大部分都出國了,而真正優秀的數理化天才都被蕓蕓眾生給遮掩住了。
某些人真的不心痛嗎?
或許是吧!
聽說華清開始全外語教學,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據說是為了國際化,能夠在全球大學的排名中拿到更高名次。
姜余對此嗤之以鼻,他非常鄙視這種教育理念。
這是一種拿學生,拿國家來試驗的愚蠢行為。
島國的東京大學,全亞洲排名第一,外語爛的一踏糊涂,但那又怎樣?
能夠影響它的排名嗎?
阿三國,保姆國,巴鐵,還有一大部分的非洲國家,他們基本上都是把英語或者法語當作是官方第一語言。
但是他們國內的發展狀況那都是顯而易見的。
人才外流嚴重,國內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因為外語發達,而發達。
島國,前蘇聯,棒子國,歐美各國這些國家的外語普及簡直就是一踏糊涂。
除非有需求,這些國家的民眾絕大多數只會單一語言。
前段時間,姜余在路上看到一個女生用帶著樺國方言的英語與鬼佬溝通。
事后,還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姜余看到如此惡心的情景,沒說什么。
他只感覺自己的腰桿子里,平白無故的被人抽掉了一塊脊椎骨。
這就是現實!
一個個崇洋媚外。
一個個卑躬屈膝。
這是學生的錯嗎?
不!
絕對不是!
這是上一代人在不自覺的歪曲了他們的價值觀。
如果國內的產業界,能夠看得起這些沒出過國,留過洋的“土鱉”,那這些學生也不會因為一口流利的外語而感到自豪。
如果我們的消費者,尤其是明星富豪別一個勁的追求洋品牌。
那這些學生也不會因為向往更好的生活而出國留學,甚至偷渡到外國默默的給人刷盤子,端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