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
直到有一天,他從垃圾回收站的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個廣告。
這是一個理工大學的招生廣告。
條件很優厚,除了免學費外,每個月還可以領500塊錢。
這可是相當于他半年的工資。
上面的報考條件并不復雜。
數學,物理,化學,只要達到一定的分數就可以考上京都理工。
其中還有一條標注:
自認為天賦超群的學生可以郵寄個人資料,以供參考。
他很羨慕城里的那些大學生,做夢都想去一趟城里。
可惜,他沒錢。
他全部身家加起來也就20來塊錢吧。
如果沒有當老師,他或許早就餓死了。
從回收站那里討來這份報紙后,又默默的趕了幾十里路回到學校。
這就是他家。
彭亞軍知道高考是不可能了。
但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是存有一絲絲的幻想。
他把多年來的解題草稿拿了出來。
這些都是小學作業本,是他一點點攢下來的。
有些頁面都發黃,發霉了。
他不舍得丟。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他會把這些拿出來晾晾,然后順便再看一看。
他很享受這個過程。
他精挑細選了一些比較難的數學題的草稿。
其中還有一些,據說是世界性數學難題。
他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因為他從來沒走出過這個縣城。
他沒有看過電視。
在這不大的縣城里,偶爾聽過一些廣播。
他把這些草稿小心翼翼的整理好,然后又從廢品站找了一些品相好的牛皮紙打包。
按照報刊上廣告的地址,他把這個包裹郵寄了出去。
因為太重,總共花30多塊錢。
“唉……又超支了!”
這價錢接近他半個月的工資。
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奢侈。
彭亞軍苦笑著搖搖頭。
看來,這段時間又要省吃儉用了。
……
半個月后。
這厚厚一沓資料,送到了京都理工招生辦。
由于副校長還沒有聘請,主任還在醫院躺著。
姜余也是過了幾天后,才過來處理這些繁瑣的資料。
這里收到了很多的自薦資料。
那些都是自認為天賦好的天才,但他是沒看中一個。
當他看到最后一沓厚厚的包裹時,也是萬分好奇。
這是誰呢?
他開始用美工刀拆開那厚厚的包裹。
“臥槽,難怪這么重?”
這個包裹居然有兩層厚厚的包裝。
再次拆開最后的包裝,姜余看見的是那些微微泛黃的小學作業本。
雖然有些陳舊,但是很整齊、干凈。
他拿起那最上面的一本,開始翻看。
漸漸的,他沉浸了進去。
他沒有發現時間已經過了很久。
居然,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