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清招多少外國留學生,明年我北大就一定要趕上你。”
“今年北大有多少出國留學生,明年我華清就一定要超過你。”
“兩個學校居然在這個方面叫上勁了,簡直就是可笑。”
楊校長也是搖搖頭,很不屑這樣的學校風氣。
姜余繼續說道。
“國內對外國留學生設置的門檻較低,就會導致別人不珍惜,甚至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而那些費盡千辛萬苦考進學校的尖子生,卻發現那些“洋垃圾”競比自己地位還高,內心憋屈肯定是有的……”
“如果是換作我,才不受那個窩囊氣,早他媽退學了……”
楊校長微微頷首,意味深長的說道。
“這種誤解必須消除,只有一視同仁,才能讓大家坦然接受。”
“而且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和底氣……”
國內高校確實需要提高留學生招收門檻,讓那些有一些真才實學的人到國內留學,學習相關知識,提升綜合素質。
而并非是來者不拒,給予“超國民待遇”。
換位思考下,我們國家的很多留學生到國外留學。
他們大多數都是憑借自身的綜合實力,才獲得國外高校的OFFER。
其間付出了許多的努力,當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國內高校的做法,讓很多頂尖學子們寒心了,從而選擇了一去不復返……。
姜余好奇的問道。
“換了兩個校長都是誰?”
楊校長也沒有隱瞞,又不是大秘密,過幾天就公布了。
“一個是華清的副校長,這家伙是個硬骨頭,對學校的這些風氣看不慣,所以經常黑自己的學校,任何場合都沒放過。”
“他本來也打算出走,結果你知道的……”
“北大聽說是換了一個姓鄭的小伙子,大概也就30多歲吧?”
“這家伙沒接觸過,不知道咋樣,應該算是臨時聘用吧,沒有級別。”
“聽說跟你一樣,最反對英語教學,反對英語高考……”
……
兩人一路聊天,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目的地。
姜余叫阿飛停車,打開車門,站在半山腰上,舉目四望。
他這時才明白了這條路為啥會坑坑洼洼,長期無人打理了。
這兒是一個環形布局的半島。
往下漂流數公里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天津港。
往上爬多幾公里就是一個大型工業區。
要是腦袋不坑,一般都會坐個船從上面飄下來,最多十分鐘,省時又省力。
開車走爛路繞了一個大圈,那絕對是腦袋被驢踢了。
這里到處都是建設工地,各種機器轟鳴的聲音讓人心煩意亂。
兩個人一起來到指揮辦公室。
這里有一個3D模擬沙盤,楊校長指責那個最大的建筑,說道。
“這就是組裝航母的十萬噸級船塢,我們打算直接建造兩座。”
“知道你小子有錢,咱可沒有替你省著花。”
姜余沒有說什么,他讓負責人把當初船廠的設計圖紙拿過來。
他覺得這個船廠的設計還是有點保守了,以后建造更大的船舶或者戰艦就有一點不夠用了。
這設計方面還是用人工智能的好。
以后的造船廠,肯定是模塊化組裝,高強度的塔吊和龍門越大越牢固越好。
反正多不了多少錢,全部按照最高配一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