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年少輕狂,加上天生性子傲,脾氣倔,在很多地方工作都混不開,不愛拍馬屁,甚至叫聲張哥,李哥,老大之類,都會叫不出口。
也很少佩服人,從不追星,追求完美主義,任何人或事物有瑕疵了,就會覺得,不值得特別欣賞,而大多數人在我看來,都是有閃光點,也有瑕疵,所以只是比較看好,或喜歡,很難想象腦殘粉的狂熱,因為癡迷某人某物而顛倒三觀是非黑白是什么想法。
如今年齡越大,脾氣慢慢內斂,想想少年時看過金庸古龍的履歷,了解他們的成就時,還曾想將來要做到比他們更出色的地步,想著自己如果寫網絡小說,要將小說寫到獲得諾貝爾的地步,不但要有流傳的庸俗,還要有直達靈魂的深度,當然了,那時是很天真,也很無知的YY。
直到后來了解的越來越深入,才越發知道,兩位大師的成就是多么極致,就像太極,一繁一簡,將武俠的空間完全占據,所以當他們停筆了,便再也沒有像樣的武俠了,那個時代就像被封停,只能變成情懷,去懷念,聽著古老的粵語歌曲,夜深人靜時思緒潮涌,被那份味道感動。
從小到大,唯一讓我說的出口,由衷佩服的,便是二位大師。
小時候想著超越,長大后才知道,有些人是永遠無法被超越的,因為有的人做的事,就像一個基座,無論你建造多么高的大廈,都源于這基座的牢固!
也許當你生在同一個時代,就被秒成渣了。
也是這種感悟,讓我學會了敬重值得尊敬的人,這世上有很多人值得尊敬,做出了偉大貢獻,也有很多杠精,喜歡鉆牛角尖,每次看到我就想到以前的自己,年少輕狂,總覺得自己比誰都牛逼,或者自己將來肯定會很牛逼,因為自己定了很牛逼的目標。
可是先不說牛逼的目標能不能完成,即便完成了,也不能證明別人就不值得你尊敬。
從學會尊重別人的時候,也許就是長大的時候,所謂的傲氣和傲骨,以前老師經常講,但從沒有真正感同身受的懂,直到自己切身感悟了,才真正懂了。
所以在這里也給那些年少的讀者說說,試著學會尊重那些辦到你無法辦到一些事的人,尊重不意味著你比別人低等,而是彰顯了你的懂事和成熟。
而當你在年少時做到其他少年沒做到的,就代表你超越了他們!
不知不覺寫了很多字,忽然想到古龍逝去時的話,人間不見楚留香,小李飛刀成絕響。
而金庸大師的離去,又何嘗不是絕響,這世上唯一最喜愛的兩位大師,就這么離去了,哎,可惜,感覺就像兩個非常要好的老師離開了一樣。
我老婆還說我表情這么悲傷,好像要哭一樣,我還扯一點笑容說哪有,說的很輕松,但心中卻有種嘆息到深處的感覺,仿佛怎么嘆氣都嘆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