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5人口的自耕農,近百畝地,一年產出200石糧食撐死了。
一個月,就是不到20石的糧食產出。
秦朝目前的各種田稅,加到一起,稅收大概是產出的10%-15%。
也就是說,僅賦田稅這一種類,一戶自耕農,一個月最多給朝廷提供2到3石的糧食。
按每戶每月2石算,50萬石,就需要25萬戶自耕農的產量!
大秦也不可能憑空多出上百萬的農民。
徭役人多了,種地的人也就會相應變少。
糧食產出更少了!
徭役本就是一大負擔,為了養活徭役負擔,讓種地的百姓也跟著遭罪?
惡性循環?
為了保持社會不崩,朝廷不可能再增加田稅負擔。
想要拿出這些糧食,只能國庫掏錢!
“陛下,沒錢。”
李斯攤牌了,不裝了。
明白告訴你吧,國庫沒錢,朝廷窮的只剩褲衩了。
胡亥皺著眉。
沒錢?
老秦打拼了幾十年,留下來的家底,除了36郡、百萬秦軍,還剩下個啥?
“現在國庫還剩下多少盈余?”
胡亥低聲問道。
李斯向外圍的章邯投去一個眼神,少府章邯連忙走上前,在胡亥耳邊低聲道:“陛下,我朝去年歲入1億1500萬石!”
“目前國庫盈余3600萬石。”
胡亥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對于糧食的收支,胡亥也沒什么概念。
“3600萬石?不是還剩這么多么?一月國庫多出50萬石,應該不是什么大事兒吧?”
章邯是專門管理皇室私家財產的,解釋道:“陛下,50萬石,只是新增的這20萬徭役,以及工部的支出。”
“除了這些人,驪山已有的27萬徭役,直道20萬徭役,各郡縣徭役也有數十萬。”
“除此之外,各郡縣官吏的俸祿,長城軍團、南越軍團數十萬大軍的口糧,各地郡縣兵幾十萬人的.....”
聽章邯這么一說,需要自己掏錢來養活的,起碼有小200萬人。
按一月每人2石算,就是400萬石的支出。
這是最少的。
官吏與士兵的俸祿,肯定比一般徭役要多。不可能按每人每月2石來發。
除了這些基礎開支,皇帝的衣食住行,偶爾奢侈修個虎城、豹房玩玩什么的,也是一大筆開支。
3600萬石,省吃儉用著花,最多撐不過兩個月。
“這么說,國庫馬上就要見底了?”
胡亥被嚇唬的一愣一愣的,國家這么窮,朕一點都不敢亂花錢了!
李斯見皇帝有些打消增加徭役的意思,安慰道:“陛下無須多慮,只要開支正常,不出什么大亂子,秋收將至,國庫定可正常運轉。”
“行吧。”
胡亥也是無語。
原來大秦這么多年,都是過著年光族的生活。
還指望著一年有所盈余?不負債都是好的了!
這也是封建王朝的普遍現象。
某些國家,看起來家大業大,很有錢的樣子。
實則,臃腫不堪,負債累累。
歐洲的某些小國,一年隨便欠下幾十筆貸款,簡直是家常便飯。
常年打仗,貸款爆雇傭兵,就是一個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