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當然不會這么亂來。
想了想,也許可以在造紙術上做文章。
......
參觀完了大浴場,胡亥沒直接回宮。
胡亥來到工部,拿著條木棍,在沙盤上涂涂畫畫。
身邊圍了十幾個工部的高級工程師,一臉的興奮與好奇。
“我剛剛說的,就是紙。”
“將廢舊布片和桑樹皮,放在水中搗爛,直到每一條纖維都分離出來.....”
“陛下,何為纖維?”
立刻有好奇寶寶問道。
“問得好!”
胡亥笑了笑,“纖維,是一種天然的工業原料。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三大類。”
“我們這里說的,造紙所需要的纖維,就是植物纖維。”
胡亥一邊說,一邊將一株綠植的根莖擰斷。
“人身上有血管,上次已經跟大家說過了。植物的纖維,就是植物身上的血管。”
說完,將綠植遞給剛剛提問的工程師。
陽光之下,連續的細絲上掛著晶瑩的液體,十分的好看。
胡亥用李斯的袍子擦了擦手,繼續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植物的纖維收集起來,放在蒲席上曬干。”
“除了舊布片和桑樹皮,很多材料都可以造紙。比如大麻或者檀香木,造紙的材料不同,所產出的紙張種類和質量也不同。”
胡亥喝了口水,滔滔不絕介紹著造紙的工藝流程。
......
“先按照朕的方法,造出六種材質品種不同的樣品紙,看看效果。”
秦朝度以六為名,干啥都要湊到六這個數。
比如宮廷所用的車、乘馬計算步距時,都要湊上“六”之數。
三十六郡,咸陽遷天下富豪十二萬戶,咸陽所修宮觀二百七十。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胡亥也是入鄉隨俗,先讓工部做出六種不同的樣品,看看效果再說。
當然,系統給的科技,肯定是沒啥問題的。
主要就看工部這群家伙的悟性了。
花這么多錢糧養的人才,要是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還好意思在工部混日子?
直接拖去驪山挖煤!
工部的這些人才,多少都有些格物發明的興趣。
聽胡亥將“紙”說的如此神奇,他們都忍不住躍躍欲試,很快就投入到造紙大隊當中。
工部的人主觀能動性高,胡亥還是很滿意的。
起身,拍了拍手,道:“李尚書,樣品出來后,馬上投入人力,量產造紙!朕準備創辦造紙局,隸屬工部,專門來做這個事兒。”
“最快一個月,最遲兩個月,紙要徹底替代竹簡,推廣全國!”
“丞相,造紙術得以推廣,由朝廷掌控核心技術,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收入吧?”
胡亥欣慰一笑。
創收,當然不是從底層農民手上創收。
大秦是第一個封建王朝,社會構成有大部分的農民,少量奴隸、刑徒、游民、牧民、手工業者等等。
這些人,占了大秦的8成以上的人口。
另外不足2成的人口,是地主和商人。
這些人,掌握著國家大量的土地和財富。
遠遠比竹簡方便實用的紙出爐,一定可以獲得地主和商人們的青睞。
....
新人新書求推薦、求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