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論發展速度,這種國字打頭的企業,先天就比不上私企。
所以,長遠來說,還是得有自己的這一套。
簡單點說,可以不大,甚至可以不用,但絕對不能要用的時候,沒有。
現在機會其實就挺好。
一來整體差距還沒那么大,后來的寡頭格局,也尚未形成。
二來選擇比較多,晶圓廠也好,后續的制造設備也罷,可尋求的技術引進來源都不少。
至于引進的技術層次……
這個沒什么好說的,必然是落后的,是人家不要的。
比如晶圓廠,十二寸不行,那八寸總可以吧?
八寸,也夠用了,雖然不如十二寸,可用個十年二十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到那個時候,自研也好,引進也罷,十二寸的技術應該都不成問題。
后續的加工設備也是一樣,先買點回來將就用,然后一邊攪局,拖敵人后腿,一邊砸錢自己研究,沒準還用不了那么多年,就能成為行業巨頭。
是以,當胡啟說產能無法滿足的時候,陳遠當場就決定自己干。
胡啟有些吃驚:“你們還想自己做晶圓廠?”
陳遠笑道:“是啊,別看我們公司做互聯網起家,可實際上,做實業才是我們真正的夢想,畢竟,實業興國嘛!”
“倒也是。”胡啟啞然失笑:“哎呀,這年頭這樣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關鍵是,你們還真有錢來做這些事。”
總算是想起來,眼前的年輕人,是個土財主。
主要是擺微軟雅虎谷歌那一道太狠了,總共八十億美金啊,完稅之后,貌似也沒用多少。
而且現在江湖傳聞,那次事件前后美股動蕩,都有這人的影子,整個事件中,他得利超兩百億美元。
這么多錢,弄個晶圓廠,弄條芯片生產線怎么了?
別說一座,一條生產線,就是十座,十條生產線,那錢也花不完啊!
再加上這種事,鐵了心要做的話,想要打聽很容易,也有的是廠家愿意合作,是以便把情況都詳細說了說。
總的來說,跟陳遠預料中差不多。
晶圓廠的話,十二寸是沒戲了,那是禁運的,華虹努力嘗試過,但是沒能成功。
但八寸的,屬于落后的技術,完全沒問題,有的是愿意轉讓。
只不過,一座晶圓廠,從動工開始,到可以投產,時間間隔有點長。
目前最短的,是十八個月,是中芯國際創造的。
芯片生產線也一樣,那些設備,最頂級的,肯定沒戲,但落后一些的,都不是問題。
這樣一配合起來,生產出來的芯片,商用完全沒問題,甚至于造中高端手機,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要設計水平跟得上。
而只要市場能跟上,那么晶圓廠技術升級換代,芯片制造工藝升級換代,都是早晚的事。
因為有市場,就意味著有豐富的制造經驗,同時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研發。
這也是自己做這一塊最大的優勢。
臺積電那么牛,卻也只能給人做代工,專注于芯片制造領域,靠人家的訂單吃飯,搞研發。
蘋果那么叼,結果代工也只能靠著臺積電,三星,要不是背后有美帝爸爸,人家不給做,一樣玩玩。
而自己做這一塊,再加上強大的設計能力,那就不用看人臉色了。
有趣的是,說完這些情況,胡啟又給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提議,那就是,入股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