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看上去不是很美妙的東西。
比如,糧價漲了。
上一年,全球性糧食減產,國際糧商聞風而動,大肆囤糧,哄抬糧價。
國內還好,面對國際糧商的狙擊,靠著充足的儲備糧,頂住了,使得國內糧價雖有上漲,卻也不算特別多。
國外就慘了,當真是水深火熱,遍地狼煙。
又比如,肉價漲了。
就在過去沒多久的四月底,鼎輝聯手高盛,以差不多二十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雙匯集團最后百分之三十五點七的股權,至此,雙匯股權百分百為外資掌控。
而高盛,還是另外一家國內肉企巨頭雨潤的外資股東。
這樣,似乎就有了一定的定價權。
有趣的是,同樣來自民主燈塔國度的黑石集團,似乎瞄準了菜籃子,想進來賣菜。
這糧食不成,就盯上豬肉,蔬菜,陳遠就不禁想問,麻痹的都想干嘛?
再比如,還不起房貸了。
好吧,這似乎是個好消息,因為還不起房貸的,不是國內,而是山姆大叔家。
這樣便有一件事呼之欲出,那就是,次貸危機……
……
又有事情做了。
不過,還得一步一步來。
簡報看完,大致整理了一下思緒,陳遠撥通了胡啟的手機。
“我說誰呢,原來是小陳你,怎么,舍得從山里出來啦?”
人逢喜事精神爽。
公司業績的大幅度增長,使得步入晚年的胡啟心情相當好,仿佛整個人都年輕了。
陳遠笑著說道:“不出來不行啊,這世界變化太快,再不出來,怕是要跟不上了。”
“那不可能,要我說,誰都有可能跟不上,就你,一定跟得上。”胡啟哈哈大笑,說完問道:“這個時候打電話來,是不是有什么事?”
“嗯,我就想問一下,芯片產能,還有沒有提升的可能!”陳遠便如實問道。
胡啟一驚:“還提升?現在不少了吧,據我所知,光手機芯片,算上我們華虹,每月提供的就超三百萬枚了,還提,賣得完嗎?”
陳遠就笑:“沒問題啊,實在不行,我往國外賣,我賣到非洲去。”
胡啟沉思了一會,問道:“你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陳遠點頭:“確定,賺多賺少無所謂,主要是想借此把品牌形象樹立起來,把知名度打開。”
這算是一個前瞻計劃。
畢竟,有些東西是早晚要走出國門的,國內的市場,也不可能無限擴張。
而且,國外也有很多好東西,可以考慮倒進來。
這樣擴大品牌知名度,樹立品牌的良好形象,就很重要。
此外,這也符合商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商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就是每一樣東西,都要物盡其用,都要盡可能發掘其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