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個口頭上的約定。
這種事,能不留下把柄,盡量還是不要留下把柄的好。
張汝京,也愿意賭一次,一來他清楚,陳遠一直有布局芯片代工的想法,二來,以陳遠的身份,還不至于在這種小事上騙他。
而一旦這件事操作成功,那么,中芯國際所面臨的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背靠種花集團,擁有一個高瞻遠矚的優秀掌舵者,屆時,中芯國際趕超臺積電都不是夢。
反而是胡啟,有點搞不懂了,出來便問道:“不是說合作代工么,怎么好端端的,變成投資入股了?”
“不是投資入股。”
“這件事關系到我公司未來的發展,甚至,關系國運,僅僅投資入股是不夠的,我要盡可能的掌握主動權。”
入主中芯國際這件事,在決定合作代工的時候,陳遠就在思考。
結果想來想去,還是攥在自己手里,比較合適。
尤其中芯國際是一家上市公司,外資成分很大的情況下。
也恰好因為中芯國際是一家上市公司,且外資成分很大,為收購,甚至私有化退市,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而一旦這一步操作成功,那么,公司將擁有全球排名第四的芯片制造能力。
那樣,不但短期生產制造不求人,發展的起點,也高了。
與此同時,公司的市場影響力,統治力,也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反向推動技術升級。
這樣一種邏輯下,中芯國際目前官司纏身的窘境,反而是一大厲害,可以有效的推動計劃進程,并降低收購成本。
胡啟也不傻,想了想,道:“所以,中芯國際敗訴之際,就是被收購易主之時?”
陳遠點頭:“差不多,中芯國際敗訴,再宣布一些聽起來不切實際的計劃,股價多的不敢說,腰斬是肯定的。
以當下中芯國際的市值,這意味著,這次收購,可以少花至少五十億美元。
而中芯國際敗訴,撐死就賠個三五億,大賺。”
胡啟搖搖頭:“那華虹華晶呢?你有了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還需不需要我們?”
陳遠哈哈大笑:“怎么,怕了?放心,不至于,市場大著呢,就算你們做不了高端,中低端總能做,這個就夠吃了。
況且將來,用芯片的地方多了,家用電器,汽車,都需要,有的是活干。”
說完正色道:“不過還是那句話,技術得鉆研,得往前推進,畢竟,只有技術好,才能更好的吃飯。”
……
胡啟并不認為未來需要用到芯片的地方有那么多,但是,技術決定吃飯能力,他一直相信。
是以回到公司之后,第一時間,便組織了會議,嚴格指定了計劃,務必在規定時間內,功課九十納米制程工藝。
另一邊,陳遠飛到了京城。
敗訴,說起來容易,敗起來,也容易。
只是,法院不是他開的,也不是中芯國際開的,什么時候開庭,雙方說了都不算。
這就意味著,中間有時間可以搞點小動作。
也就是做空!
不過這次做空不一樣。
之前做空,都是合法的,自信自己的計劃,可以對目標公司造成打擊,那就可以做空。
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