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斬點頭,李銘就繼續說道:“所以古人觀察到了某些自然現象,他們因為不懂不識,本身也是愚昧而懵懂,所以絕大多數將其當成了神跡,神秘,詭異之類,加以神話與迷信,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從中掌握到了某些規律,進而誕生了最初的科學,比如火,最初的人是如何看待火焰的,然后又是如何從運用自然火,到掌握了鉆木取火的,這本身其實也是觀察,總結,研究,掌握了,而隨著這種累積的小知識越來越多,也才有了文明的進步,然后才有了所謂的現代化,對吧?”
這一次,李銘沒有等待修羅斬的回答,而是直接繼續說道:“你知道嗎?當初我在天……某個霸臨多元的組織中上學時,曾經對科學也非常有興趣,當時我在大學里的一個課題就是觀察與分析科學位面里的情況,然后我觀察了數萬個位面,確認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個無魔的科學世界中,其科技進步將會在你理解中的二十二世紀初時期陷入極長時間的停滯,這科學進步的停滯時間很可能長達數百年到上千年,而往往這些科學世界無法維持這么長時間的停滯消耗,從而慢慢的衰落到滅亡,一萬個無魔科技世界,很可能連只有十個可以發展到更高階段。”
修羅斬滿臉的詫異,他張著嘴道:“為什么?”
李銘就微微搖頭道:“沒有太過深層次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無法行使科學五步驟了,觀察,總結,研究,運用,突破,五個步驟,最初的科學是用肉眼觀察,隨著科技進步,就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然后還有別的一些工具,最常用的是數學,然后當科技進步到了二十二世紀程度時,科學還要進步就需要觀察到微觀粒子,甚至是基礎粒子,而到了這一步時,人類所制造的觀察器械和觀察手段就不頂用了,這還只是基礎粒子等級,若是更加進一步到信息化,或者宇宙弦,或者四維空間,五維空間等等的話,你該如何去觀察,如何去總結,如何去研究?而一旦觀察,總結都做不到,那么研究就更談不上了,至于之后的運用與突破就更是鏡中花,水中月,就拿我所走的超凡道路來說,也是同樣應用了觀察,總結,研究,運用,突破這五條,但是在研究的同時,也可以反饋自身給予偉力,這就變成什么樣的情況了呢,當我元嬰時,我可以肉眼就看到基礎粒子,當我元神或者更高層次時,我可以看到宇宙弦,甚至成為仙人之后我可以直接看到規則,權柄,乃至是本源,這樣就不存在任何觀察者限制了,簡單一句話,科學的瓶頸就在于進步所帶來的力量無法探索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時,那么科學就會陷入到停滯,包括了基礎科學,材料工藝,能量來源等等都會如此,除非是出現一個可以看破迷霧的科學巨匠,通過各種方式繞過這迷霧,不然就發展不下去。”
修羅斬聞言若有所思,他又一次問道:“但這也可以讓科學一直進步啊,只是動不動就會遭遇瓶頸罷了。”
李銘這時候又一次搖頭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若是把超凡的偉力歸于自身定義為進化與升華的話,那么科學體系的力量便算是階梯,一步一步往上攀爬的階梯,所謂的瓶頸就是指某一層的階梯跨度太大,靠上一層階梯所累積的力量非常難以攀爬……但若是科技進步到某一個層面上時,忽然前面沒有階梯了呢?”
修羅斬先是皺眉,然后恍然道:“你是說……圣道?”
李銘就說道:“準確的說,是圣道及圣道層面上的信息,多元宇宙將其隔絕了,特別是以科學手段這樣的集眾模式下,所有通往圣道及以上層面的信息全都無法獲得,科技的話,只能夠涉及到宇宙四大基本力的統一,再向上研究出規則,權柄,本源這些根本不可能,這就是昊口中做不到的原因,因為向上無路了,而且和因為不完整而無法攀登的超凡道路不同,科技這一塊那怕是你累積沉淀了千百萬年,不停的沉淀根基底蘊,也絕對無法跨過這個絕路,原因嘛……自然是因為科學科技的道路具備著集眾普適性,是人類可以暗地里發展壯大的一條道路,而這就與天地宇宙的根本宗旨不同了。”
修羅斬如何不知道這點,他早就知道這個世界對人類不對勁,根本不是那種一視同仁的天地,當真是天地有私,只是他沒想到為了能夠壓制人類,天地宇宙居然可以生生將科技道路都給斬斷,這算什么啊,大炮打蚊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