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已經取出,如果是普通病人,手術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算結束了。
剩下的縫合切口這些小活,主刀們都會兩個助手去完成。
但是,今天這個病人不行,因為,她就是為了能夠在做完手術之后,不留下瘢痕,這才通過關系,找到的唐宋。
所以,接下的操作,才是唐宋最應該做,也是只有他能做的工作。
也正是如此,然而,即使看到膽囊已經取了出來,蘇宜修、司南樓和趙不讓,這三位大佬,還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麻醉師董金剛心里納悶:“奇怪?這手術就剩下縫皮了,這三位怎么還不走。他們不走,我也不敢看小說啊!”
“紗布、器械如數。”
王雯和巡回護士一起清點了兩遍手術臺的紗布和器械,一樣都不少。
開始關閉切口。
“還是帶有可吸收線的小圓針,一根就行。”唐宋對器械護士王雯說道。
因為要做無痕縫合,所以,唐宋在取切口的時候,故意將皮膚和皮下這些比較表淺的組織切的稍長一些。
如果外面的切口比較小,再用穿刺器穿透腹壁,這樣的話,切口邊緣就會變得很不規整。
因為在下刀之前唐宋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比平時做的切口稍長一些。當然,也僅僅只是增長了兩毫米而已。
唐宋用艾利斯鉗探入切口,在切口下緣夾到病人的腹膜層,同樣,再上一把艾利斯鉗,夾到切口上緣的腹膜層。
雖然,這么小的切口,發生切口疝的幾率非常小,但是,唐宋喜歡把這種幾率降為零。
提起上下兩把艾利斯鉗,用小圓針縫合里面的腹膜。
然后,從皮下連續縫合。
這一步,是無痕縫合的關鍵。
唐宋沒有絲毫的停頓,手中的針和線,正迅速的在病人小小的切口中游走。
以唐宋現在鉑金段位的縫合水平,即使是主任蘇宜修看見了,也不由得嘆為觀止。
“這小子,縫合的水平,又提高了不少,恐怕,現在連我都不如他了。”蘇宜修看著唐宋的操作,心中默默的說道。
普外二科的主任司南樓,已經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為,唐宋能得到蘇宜修和副院長吳德源的稱贊,或許只是縫合、打結這些基本操作,做的比其他人強一些。
可是,看到剛才的一系列操作之后,司南樓這才意識到,唐宋不僅外科手術基本功如此的扎實,更夸張的是,他的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竟然做的也這么流暢。
這哪是一個剛剛畢業了兩年的住院醫?即使是主治醫師,能把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做到他這個水平,那也已經算是能力很強的了。
大院長趙不讓,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發出任何的言論,他就這么靜靜的看著唐宋的操作。
一直等著看到唐宋將三個切口縫完,看著病人腹部那幾乎已經看不到切口的皮膚,臉上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呵呵,老蘇啊,果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你手底下的這位小醫生,真是讓我刮目相看,不錯,很不錯。”
在臺下,院長趙不讓,小聲的對蘇宜修說道。
“小唐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外科天賦是真的好,不是我捧他,估計用不了幾年,他的水平,就可以超過我這個老頭兒子了。”蘇宜修看著手術臺上的唐宋,一臉欣慰的對旁邊的趙不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