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子明不緊不慢的做著準備,他準備了二十塊星隕殘片,十幾顆地仙丹,還有一堆聚靈珠。
他吞下一顆地仙丹,開始融合第一塊星隕;十年之后,吞下第二顆地仙丹,融合第二塊星隕……
這些星隕都是前輩仙人留下的洞天殘核,每一塊都像須彌芥子一樣,延展開來能變成數百里,甚至數千里的大片陸地。
桑子明吞下十幾塊星隕,體內洞天逐漸拓展,增加了大片的陸地,變得越來越大,原先只有萬里空間,漸漸成長到一萬一千里,一萬兩千里……百年之后,洞天擴展到兩萬里。
然后,他開始慢慢整合洞天內的法則。
他的洞天太大了,融入的星隕殘片很多,每一塊星隕大陸,都有自身的法則,雖然因為前輩仙人死了,導致星隕法則逐漸退化,但還有很多的殘余部分,眾多的法則同時出現,因而顯得十分雜亂。他需要耐心的整合這些法則,在洞天中建立統一的**,最終只剩下一個聲音,一個意志,而他的神識就是這方世界的主宰。
這個過程說起來很復雜,其實也不是太難。
他所要做的事,主要是在這兩萬里大陸上,先構建五岳神山。
他將廣闊的大地分成五個區域,東、西、南、北、中,每一個區域立起一座高山。
高山之巔,還要建立宮殿,名之為“南岳宮、西岳宮……”
宮殿之內,擺好香案。香案上是一塊塊洞天石。
他將自己掌握的所有仙文,按照五行屬性,分別雕刻在不同的洞天石上。每塊洞天石,能容納一千仙文。他總共雕刻了四十三塊。
他將這些洞天石,按照仙文的五行屬性,分別放入五座宮殿中。在南岳宮中,所有的仙火都是火屬性;西岳宮中,所有的仙文都是金屬性;北岳宮中,所有的仙文都是水屬性;東岳宮中,所有的仙文都是木屬性。最后剩下的土系仙文,和大量的無屬性仙文,都放在中岳宮!
洞天石是一種神石,能溝通天道碑,將仙文一點點發散開來,日久天長,形成這個世界的天道法則。
這才是學習仙文的真正意義!先有仙文,再有法則,以仙文來提綱挈領,越發顯出仙文的價值。
這是仙文閣獨特的修煉方式,據說源出于五老帝君,算是《五典》秘法的一部分。后來又被春秋老仙認真總結出來。
五老帝君就是青、赤、黃、白、黑五位仙帝。青帝乃是木修,他只在洞天中構建了一個宮殿,掌握的仙文以木系仙文為主,夾雜著大量無屬性仙文;赤帝掌握的仙文主要以火系仙文為主,夾雜了大量的無屬性仙文;白帝掌握的仙文主要以金系仙文為主;黑帝掌握的仙文主要以水系仙文為主;黃帝掌握的仙文則主要以土系仙文為主。
整個宇宙,無數的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總共有十萬八千大道,對應著十萬八千仙文。按照五行劃分屬性,每一系有三千大道。剩下的都是無屬性仙文。
修真的實質就是“法天象地”。既然外面的世界有十萬八千道天條,那么體內的世界也要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對于每一位修士而言,掌握的天道越多,仙文越多,洞天法則越完善,自身境界也越高。
五老帝君各有特色,創造了獨特的修行方式,在大千世界開辟了很多的五帝宮,招收了無數的門人弟子,這是整個修真界各大門派的基石。很多小門派都是從五帝宮演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