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藏聞言感嘆不已,捻著胡須語重心長,似乎有所感慨道:“即便是天選之人,亦并非一帆風順。非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久經磨礪,方得獨當一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該是如此。”
尹溫烈聞言挑起嘴角,劍眉上揚,似乎回想起那段受人庇佑,兄弟并肩的快樂時光,滿臉喜色,無比懷念,向往:“想當初初到血牢關,便受平北將軍秦觀秦將軍的賞識,他在血牢關鎮守已然八年之久,與胡馬交鋒無數,勝多敗少,名震一時,乃是軍中爭相傳誦的佳話,亦被周邊百姓,甚至胡人百姓奉為天威神將。”
“老夫雖久不出這桃花峪,但對外界之事也頗有了解。這位常勝將軍秦將軍,老夫也早有耳聞。”葉藏面露敬佩之色,贊嘆不已,感慨萬分,“西北有神將,血牢顯天威。丈八蛇矛在,槍挑金彪賊。百戰鐵甲馬,錚錚戰鼓擂。風起云不飛,動身乾坤隨。便是說秦將軍作戰最為兇猛者,一為手中丈八蛇矛,竟有漢末剛侯之猛。二便是麾下一千精騎,皆身鐵甲白馬,短槍長戈,輕弓彎刀,乃是秦將軍在與胡人交戰之中摸索學習彼之長處,結合我軍優勢,故而組建而成。人數雖不多,但個個都是身經百戰,以一當十,每次作戰,都是無往不利,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折損極少,故而亦被稱為白馬飛軍。”
“亦有傳言,東狄名將姜望曾以舉國之力,十萬大軍叩關猛打血牢關,當時邊疆守軍分散,又有大部回程護送糧草軍械,白馬飛軍也被派出支援他人,關中不過八千人馬。以八千對十萬,無異于以卵擊石,必死無疑。人皆膽寒,請命棄關后撤,保全性命,以謀長久。”
說到此處,葉藏稍作停頓,喘了口氣,又將那大姜百姓人人傳頌的神話接著講道,“但唯獨秦將軍,不肯后撤。只說血牢關乃是咽喉要害,易守難攻,若是后撤拱手讓予東狄,再想奪回便是難如登天,于是秦將軍力排眾議,死戰不退。在城中缺糧缺兵缺軍械的情況下,先是不顧風險,親登敵樓,與士兵并肩作戰,使得姜軍上下士氣大作,抵抗住了東狄軍一整日的猛攻猛打,晝夜不寐,兵甲不卸,秦將軍自己身中兩箭三槍,仍冒死在第一線指揮。”
“接連擊潰東狄軍三十二次攻城,死守三天兩夜,眼看將要抵擋不住,城破人亡,秦將軍突然下令撤入關內,將城池讓與東狄軍。眾皆大驚,疑惑不解,此時撤退與開戰之前便撤退并無差別,甚至還不如戰前便撤離,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損傷。”談及此處,葉藏并未有任何疑惑或是不安,因為他早已知曉此事的結局,“沒有人理解秦將軍,可卻愿意相信他的能力。于是在攻城間歇,深夜之時,剩下的士卒將士遂按照秦將軍的吩咐,將城樓之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同時暗暗整軍,不緊不慢,徐徐撤出血牢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