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將軍,莫非這些都是你安排的么?”其實孟心心里早有定論,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向邱望確認道。邱望滿眼歡喜的搖了搖頭,如實答道:“這都是城中百姓自發前來,說是要援助我們。今日一早便來了,怎么趕都趕不走。我昨夜遂差人向他們講明,只是要征兵御敵,可他們卻說,不見到將軍不肯離開。末將一開始也被嚇了一跳。”但即便如此,也不難看出,那邱望究竟有多么精細。
孟心聞言忍俊不禁,破涕為笑,望著那爭先恐后,滿臉虔誠的百姓,孟心緊緊攥著邱望的手,語重心長的點頭說道:“邱將軍,我大姜有望了!”“二少將軍何出此言?”邱望有些不解,故而問道。
“有開疆守土,為國為民的將士,有忠君愛國,曉事明理的百姓,軍民一心,魚水一體。今日雖南理城破,但我大姜必將萬古長存!只要這種精神還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不會毀滅,任誰也不能!”孟心似乎看的很是透徹,雙眸充滿了久違的希望,哪怕這些新兵和百姓在北軍的鐵蹄前不堪一擊,但他們的精神,卻不會泯滅。
而是一直傲立于天地之間,流傳萬年。世代傳頌,人人效仿。
但邱望卻想到了甚么傷心事,神色黯淡,輕嘆一口氣道:“雖說是如此,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百姓昨夜連夜離開了南理城。南門來報,昨夜共離開了近一百二十戶人家,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要去經商,有的要去探親,呵,不過都是借口罷了......”
可孟心聞言,不氣不惱,依舊十分平靜,并不在意,反而為邱望解釋道:“邱將軍不必因此惆悵,也不必掛在心上。我有言在先,若他們不愿留在城中,大可往南方去,免得生靈涂炭,也為我大姜留的一線希望。更何況趨利避害,乃是人之本能,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無私奉獻,為他人犧牲,總會有人想保住自己的性命......雖說無有大國,哪有小家,但也不能說他們一定是錯的。只要他們日后能好好生活,多行善事,而不是在背后對自己的同胞惡言中傷,暗放冷箭,倒也無妨。”
邱望若有所思,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孟心遂接著說道:“但留在南理城中的每一位將士,每一位百姓,他們都是國家的英雄。都是民族的英雄。一個國家,需要英雄,一個民族,需要先鋒。這些責任,總要有人去擔當。既然如此,就讓我輩也學著那多少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后人,做個表率罷。”
“正所謂人終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等死,死國可呼?”邱望終于領悟孟心所言,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也如此說道,“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封候爵賞,不屑一顧,愿隨將軍,為國為民,有死而已!”
見邱望斗志高昂,正欲死戰,孟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