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貴國派來的使者就是攝政王派來的?”潘遼笑問道。
“不一定,王上在新羅也有一批擁戴者,這個使者叫什么名字?”
潘遼想了想道:“好像叫做樸澤恩。”
崔敏耀點點頭,“樸澤恩是新羅的戶部侍郎,他父親樸銓是新羅的上大等,相當于宰相,同時也是和白會議首領,樸氏家族是真骨,是僅次于王族圣骨的第二大家族,他應該是金彥升派來的。”
郭宋眉頭微微一皺,“什么叫做真骨?”
崔敏耀微微欠身道:“新羅實行骨品制度,類似貴國的九品中正制度,骨是統治者,只有王族金氏和貴族樸氏,一個叫圣骨,一個叫做真骨,品又分為六個等級,都是官僚世家,六五四是上品,像崔、鄭、李、薛、裴、孫這六大家族都屬于上品中的頭部,三二一是下品,主要是中低層官僚的家族,至于平民和奴隸,他們都不在骨品范疇內,他們不識字,也沒有姓氏,就像螻蟻一樣的勞作,養活上層人,而各個階層等級森嚴,上下不能通婚。”
郭宋點點頭,他明白了,這并不是學習什么九品中正制度,實際上是天竺的種姓制度,郭宋不解問道:“那么新羅實施科舉制度又是什么意思?”
所有新羅學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崔敏耀道:“所謂科舉制度只是在骨品中擇優選拔,而且下品子弟考上了,他最終也不會成為高官,只能成為他那個等級中的優秀者而已。”
在場的官員們都明白了,新羅學習唐朝的科舉制度,最終還是徒有虛名,逃脫不了骨品制度的桎梏。
“新羅的財政和軍事情況如何?”郭宋又問道。
“回稟殿下,國子學新羅的學生之前有五百余人,現在只剩下六十三人,下降了這么多,根本原因就是新羅的財力支撐不起了,八年的戰爭使新羅朝廷財政枯竭,人口銳減,在田野里干活的都是婦女老人,年輕男子基本上都從軍了,我們所有人都清楚,契丹就是利用朱滔軍隊來耗光我們的國力,它再來征服我們,可恨渤海國袖手旁觀,如果新羅被滅亡了,契丹會放過它嗎?”
........
離開了國學監,郭宋坐在馬車上沉思不語。
潘遼笑道:“殿下看到了吧!新羅的骨品制度在這些士子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郭宋笑問道:“此話怎么說?”
潘遼緩緩道:“崔敏耀的家族是六品頭部,最高等級,只有他在說話,旁邊人都不敢插一句話,這就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尊卑等級。”
郭宋點點頭,“其實我在想,如果任由契丹滅了新羅,未必是壞事。”
“殿下的意思是.......”
郭宋淡淡一笑,“你把契丹看成是我們手中的一把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