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座下那三千雙花紅棍……啊不,是三千弟子,最高的修為也就是半圣。
在不知道魏君也成圣的情況下,周芬芳就是王尚書知道的儒家第二人。
他確實震驚了。
只是他總覺得不對勁。
“我記得距離你成為半圣并沒有多久。”
周芬芳淡定道:“你對天才的世界一無所知。”
王尚書:“……我爺爺現在都沒有成圣。”
周芬芳:“不要拿天才和凡人相比。”
王尚書:“你的天賦和我爺爺也就在伯仲之間,你不可能進步這么快,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對周芬芳的天賦,沒有人懷疑。
但是王海也是早早就修煉到了半圣的人。
而且在半圣一道上,王海得到過儒家圣人的指點,走的遠比周芬芳更深。
王尚書對于自己的爺爺還是有信心的。
縱然王海的天賦比周芬芳差了那么一點點,但是也絕對不會被周芬芳落的這么遠。
而且,周芬芳一共也沒成幾天半圣。
這就圣人了。
進度很不科學。
哪怕真正的圣人重生,在王尚書看來也未必有這個進階速度。
說起來世人可能不信,儒家……相信科學。
周芬芳現在的表現在王尚書看起來,就很不科學。
然后,王尚書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不會是魏君點撥的你吧?”
周芬芳驚了。
“老王,你有點東西啊,居然這都能猜到。”
之前還以為老王就是一個傀儡呢,周芬芳表示是自己目中無人了,老王比自己想象的要聰明。
王尚書對自己的猜測也不是很自信,他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然而……
周芬芳的回應,讓他又驚又喜。
竟然猜對了。
“真的是魏君點撥的你?”
“老王你怎么會猜到魏君頭上?”
王尚書有一說一:“你的天賦雖然好,但還在我們的理解范圍之內。唯一擁有超出我們理解能力天賦的人是魏君,他的進步速度快的太嚇人了,你和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而且你上次成就半圣也是來自于魏君的點撥,他能幫你成半圣,再幫你成圣,從邏輯上來說也很合理。”
周芬芳:“……”
哪里合理了?
魏君可是我徒弟。
但是很顯然魏君已經創造了很多奇跡。
所以當奇跡發生在魏君身上,很多人就已經會當成理所當然,并不會太大驚小怪。
即便魏君說自己成圣了,王尚書可能也沒有太多反應。
畢竟,魏君做出什么事情,好像都是正常的。
盡管魏君并沒有怎么展現過自己的武力。
但是這種觀念就是很深入人心。
“魏君是怎么幫你成圣的?”王尚書感興趣的問道:“是無意中什么話點撥到你了嗎?”
話本小說上經常有類似的情節,一個高手被某個境界困住了很久,只是因為無意中聽到了一句話,就一朝破境,扶搖直上九萬里。
甚至儒家圣人都有類似的經歷。
儒家弟子都知道,圣人還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兩個小孩在討論太陽,結果根本沒有什么修為的小孩楞是讓圣人學到了很多,當場實力就進步了一大截。
雖然這件事情難以考證真假,不過儒家弟子都當是真的。
所以類似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周芬芳身上,王尚書也不覺得奇怪。
見王尚書這么上道,周芬芳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