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話,大乾三巨頭也不可能和魏君的關系都那么好,畢竟三巨頭可是都看儒家弟子不順眼的。
反魏黨的人能把儒家視為自己人,和魏君現在的形象定位也關系很大,他們也不認為魏君是在傳承儒家的榮光。
相反,他們認為魏君是在踩著儒家上位。
有些時候,路線之爭,甚至比道統之爭更加激烈,也更加不可化解。
王尚書給出的理由就是路線之爭。
扯到這上面,即便是周芬芳,也有些不知道從何下手。
王尚書也沒有再給她開口勸說的機會,直接問道:“小周,你今天來找我,總不會是來故意炫耀你已經突破圣人這件事情吧?”
他不覺得周芬芳有那么無聊。
事實上,他低估了周芬芳。
這種事情周芬芳確實能干得出來……
好在今天周芬芳是帶著任務來的。
周芬芳沒好氣的扔給了王尚書一份文件。
王尚書接過之后,定睛一看,整個人頓時就不會了:
《突破圣人的三十七種方法和二百九十一條可行性研究》!
王尚書直接好家伙。
“這是魏君總結出來的?”
周芬芳不高興了:“你怎么不懷疑這是我總結出來的?”
王尚書看了周芬芳一眼,搖頭道:“修煉,我不行。寫文章,你不行。魏君,什么都行。”
周芬芳這個暴脾氣:“老王你在說尼瑪呢?老娘可是天下第一才女。”
王尚書呵呵一笑:“也就會寫點無用的詩詞,連點傳世文章都沒有。”
一邊吐槽周芬芳,王尚書一邊打開了魏君親自撰寫的這篇如何成為圣人的論文。
然后,王尚書的三觀都被刷新了。
一把年紀的王尚書,甚至面色潮紅,像極了回光返照的樣子。
“小周,這真是魏君寫的?你為什么拿給我看?”
周芬芳吐槽道:“你以為我想拿給你看?還不是魏君非讓我這樣做,而且還囑咐我必須以我的名義交給你們,免得你們因為和他不和就放棄這份天大的機緣。他真的是想多了,就你們這群老銀幣,絕對有乃便是娘,不可能不學。”
王尚書:“……”
周芬芳釋放出了自己圣人的威壓,籠罩住了王尚書,直接肆無忌憚的以勢壓人:“老王,看在這么多年咱們合作愉快的份上,我提醒你一句。魏君是個大好人,他明知道你們在和他為敵,依舊愿意幫助你們提升實力,因為他認為儒家提升實力于國于民都是好事。但是你們拿了魏君這樣一份大禮,如果不想著報恩,反而想著恩將仇報……”
說到這里,周芬芳瞇了一下眼睛,氣勢瞬間變得殺氣森然:“那我不介意血洗儒家,在你們的尸骨上,完成儒家的重建。魏君是個大善人,我周芬芳可不是。老王,你最好相信我,這種事情我絕對辦的出來。”
王尚書并沒有被周芬芳的殺氣嚇到。
這才哪到哪。
他好歹是大乾的禮部尚書,站在權力頂端的大佬之一。
可不是被嚇大的。
再說了,他恨不得擺一張魏君的畫像放在家里供著,根本就沒想過對魏君不利,所以周芬芳對他的威脅在他看來完全不是威脅。
現在王尚書在考慮的是要不要和周芬芳通個氣。
畢竟看起來周芬芳和魏君的師徒感情不是假的,周芬芳甚至都為了魏君開始威脅整個儒家了。
把他們的真實態度和周芬芳泄露一二,也不是不可以。
王尚書只是擔心萬一周芬芳知道后說漏嘴了,會影響他們的全盤計劃。
事實上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絕對信任的人。
王尚書會認為一個秘密和周芬芳說了沒事,然后周芬芳也會認為一個秘密和另外一個她絕對相信的人說了也沒事,她相信對方不會說出去。
但是這樣一來,秘密就不再是秘密。
所以對于真正的秘密來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總有人說只要多溝通交流,就能減少很多內耗。
這種話固然有道理,但是一旦溝通交流過多,內部消耗或許是變少了,但是泄密的可能性也會大增。
甚至敵人對你的了解和提防也會隨之變多。
這樣一來,到底得失如何,就無法預測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尚書和王海對于他們的真實態度一直都隱藏的很好。
王尚書不懷疑周芬芳的人品,可秘密就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