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王海帶領的儒家,堅決站在了他們的背后,給予了他們堅定的支持。
這種經受住考驗的戰友情誼,讓皇室深深的記住了。
所以,他們要給出他們的回報。
“前輩,這一次我們準備卷土重來。”
王尚書強忍住自己內心的驚訝,沒有讓自己表現出異樣。
王海更是全程十分平靜。
他主動問道:“董大將軍是不是皇室的后手?”
皇室的宗老聽到王海這樣說,佩服的五體投地:“前輩就是前輩,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了真相。不錯,董大將軍是站在我們皇室這邊的,他堅決支持我們皇室撥亂反正。”
王海繼續問道:“據我所知,董大將軍之前和皇室不睦。”
皇室宗老笑了:“那些都是誤會,現在誤會已經解除。再說了,沒有永遠的敵人。之前我們和儒家也曾經有過誤會,現在不也已經冰釋前嫌了嗎?”
“也是。”
這一切本來就在王海的意料之中,所以王海并沒有太過意外。
“對了,前輩,我們已經允諾董大將軍,許他帶兵前來京城,鎮壓動亂和不臣,同時封他為太師。有董太師在,京城當中的保皇黨定然實力大增,而且董大將軍本人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強者。”
“讓他帶兵前來京城?”王海不動聲色的問道:“你們就不怕董大將軍產生二心嗎?”
皇室宗老淡定道:“前輩不必憂慮,董太師縱然有二心,也有心無力,因為他已經答應我們,會替皇室鏟除魏君。”
王海終于動容:“哦,鏟除魏君?”
“正是,前輩您也知道,魏黨在朝中有多么強大。董大將軍這幾年一直在北涼道,遠離朝廷事務,所以他對朝中的勢力格局并不了解。等他和魏黨拼的兩敗俱傷后,即便是有二心,也已經起不了什么風波了。”
皇室宗老對王海和盤托出。
相比起董大將軍,他們更加信任王海。
因為他們和王海的戰友情誼是經過了考驗的。
和董大將軍卻只是簡單的利益結合。
當然是王海更值得信任。
“前輩,我們允諾了董大將軍太師之位,同時也給您預留了一個位置。以前輩您的資歷和實力,如果一直站在幕后,實在是太浪費了。您應該走到臺前來,整合儒家的力量,讓世人正視您的強大和偉大。”
王海知道皇室宗老這樣說,是不想讓魏君和周芬芳的影響力在儒家繼續發酵。
而且孟老和上官云的雙雙舍生取義,讓儒家的聲望達到了巔峰。
畢竟他們可是殺了西大陸兩尊神。
這也是赫赫戰功。
甚至是超過了橫空出世的董大將軍立下的戰功。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的影響力在飛速的提升。
如果這時候他能站出來,他就能夠收割最多的紅利。
如果他不站出來,儒家飛速上漲的聲望就被魏君和周芬芳收割了,盡管魏君和周芬芳都沒有那個意思,但是誰讓他倆名聲大呢。
皇室的這個考慮十分合情理。
王海也沒有理由拒絕,不然皇室肯定懷疑他的立場。
所以王海問道:“你們給我預留了什么位置?”
“司徒,位列三公,正一品。”
皇室給足了誠意。
王海都有些動容。
司徒的話,這個職位足夠讓他和丞相包括魏君分庭抗禮了。
當然,實權沒有那么大。
可是他本身就是儒家的圣人。
再有了司徒的名分。
能夠動用的能量自然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