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儒家的方式?”
“對,我先和修真者聯盟講道理,如果他們愿意割地賠款,我也不是那種睚眥必報的人,只要他們的誠意過得去就行了。如果他們不和我講道理,那老娘就用拳頭打到他們和我講道理,這就是圣人之道。”周芬芳總結道。
魏君:“……”
真·圣人之道。
沒毛病。
魏君看過圣人的資料。
圣人年輕的時候當過官,行事做人都秉持著以德服人的理念,為人其實并不霸道。他一般都喜歡用德行來感化那些和他政見不同的人,如果德行無法感化,他就會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對方辯駁到啞口無言。
圣人的口才很好,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幾乎立于不敗之地。
后來他遇到了一個對手,口才居然比他還好,而且做官也很有一套,完全不遜色于圣人。
然后圣人以妖言惑眾的名義直接把那個人給殺了。
再后來,圣人當了幾年宰相之后認為做官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國家存在的問題,所以他辭官不做,選擇了周游天下。
周游天下的路上,帶著三千弟子傳教。
一路上到處宣講,所有人都被圣人所感化。
妖也是。
整個過程異常的和諧。
很少發生流血事件。
魏君相信之所以能夠如此和諧,完全是當時大家都折服在了圣人的人格魅力之下。
和圣人三千弟子的戰斗力毫無關系。
和圣人那把刻著“德”字和“理”字的圣劍也毫無關系。
后世的大儒,大多只繼承了圣人的學說和修行體系。
周芬芳確實從根本上繼承了圣人的行事哲學。
也怪不得周芬芳一個棄醫從文的人能夠彎道超車,從領悟上周芬芳顯然就比其他儒家弟子高了一籌。
“老師,這個世界沒有人比您更懂圣人。”魏君贊美道。
周芬芳聽出了魏君的誠意,十分欣慰:“魏君,你不錯,比那群老家伙強多了。一個個就知道皓首窮經美化圣人,根本不懂透過現象看本質。讀書可以,但是千萬不能讀死書,你要跟老師我學習。”
“學生受教了,不過老師您要知道圣人當年是天下無敵之后才推廣自己的圣道的,您現在還沒有圣人的實力,修真者聯盟的實力又如此強大,這樣做會有危險的。”魏君勸說道:“我們還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放心,我也是上過戰場的人,審時度勢我比你懂。”周芬芳道:“這次就讓你開開眼,讓你知道叫我老師你不吃虧。”
周芬芳的聲音很驕傲。
她沒有再過多的向魏君解釋,只是道:“你等著老師秀操作就好了,這一次過后,沒有人敢再殺我,也不會有人敢再動你。”
魏君心中一突。
幾個意思?
怎么還扯上我了呢?
魏君還想問清楚,但周芬芳那邊已經不回復了。
魏君的心情瞬間變得十分沉重。
自己小看周芬芳了?
她有底牌?
有底牌也正常,但是不能強到對抗修真者聯盟吧,這不科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