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理上,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陳萬里的心猛然一痛。
他看向王尚書,目光中滿是殺意:“儒家當真認為我們已經反叛了才去屠殺的墨城嗎?若儒家真的對于先帝的旨意毫不懷疑,又為何提前留影?姓王的,你說,儒家到底是不是在借刀殺人?”
王尚書神情淡定,語氣木然:“縱然儒家有懷疑又能如何?縱然儒家在借刀殺人又能如何?陳萬里,你到現在還認為,墨家有此難,是我儒家的原因嗎?”
陳萬里雙拳緊握,怒發沖冠。
看到陳萬里這副模樣,魏君也是嘆息了一聲。
“看來王尚書之前的猜測是對的,陳先生你之前和楊大帥有默契。”
陳萬里痛苦道:“他們告訴我,全都是儒家做的,他們也愿意讓儒家付出代價。而且,楊大帥最后也選擇了以死謝罪。”
看著魏君和白傾心,陳萬里透露了一個重磅秘密:“楊大帥死了,最后死于我的手上。借助楊大帥的人頭,我在西大陸扶搖直上。而他死前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恨大乾,他希望我始終記得,大乾沒有對不起我,是儒家對不起墨家。”
魏君和白傾心齊齊動容。
就連王尚書也面色一變。
“楊守業,真的死了?”
當年在軍中,雖然楊大帥始終沒有真正表態,但是他心里很清楚,楊大帥是在針對儒家的。
不然就是在質疑楊大帥對于軍隊的掌控力度。
但王尚書也沒有想到,楊大帥竟然真的選擇死在了陳萬里手中。
陳萬里再次確認之后,王尚書也沉默了。
魏君把整件事情理了理,十分感慨:“楊大帥以死明志,幫陳先生上位,也幫大乾贏得未來。忠心耿耿,天日可鑒,只是……”
只是這個算計,到底還是傷害了很多人。
可楊大帥很顯然并非為了一己私利。
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了上去。
雖布局并不光明正大,卻不負為國為民的初心。
如此行事,如此人物,魏君也實在不好評價。
白傾心、陳萬里和王尚書三人也心情復雜。
王尚書自嘲道:“先帝是對的,畢竟衛國戰爭打贏了。楊大帥是對的,他連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墨家是委屈的,所有人都覺得是我們儒家負了墨家。我們甚至都不敢自辯,因為一旦把所有的真相全部揭開,到最后傷害的只有大乾。
君子可欺以其方,可是,憑什么?
憑什么我們儒家忠君愛國,出生入死,到最后要淪為犧牲品?
“我們儒家,又做錯了什么?”
……
“儒家,錯就錯在太強,心太大,不知收斂。”
姬家。
姬帥得知魏君和白傾心的來意之后,并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而是和他們很認真的講解了一下當年的情況。
姬帥不知道陳萬里一事的最終內幕。
魏君和白傾心來找姬帥,詢問的是當年儒家在大乾朝堂是何種情況。
他們需要知道一定的時代背景。
也需要知道,軍方到底為何針對儒家。
姬帥幫他們解釋了原因。
“儒家弟子,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不僅文采超群,兵法韜略和兵書戰陣他們也會學習。甚至連墨家的所謂奇淫技巧,儒家也有鉆研。當初百家爭鳴,儒家勝出,看似是把百家擊敗,但不如說是儒家把百家給吞并了。取其精華,去其糟泊,到最后,儒家什么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