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冊子傳遞到許大總管手中,他原本隨手一翻,誰知沒過不久,面色劇烈變化起來,有欣喜,有震撼。
過了許久,他長長出了口氣,將冊子鄭重揣進懷中,隨后推開前面的守衛,幾步到了和尚面前,雙掌合攏,深深躬身施禮:“許永春多謝大師相助,您這份禮可是太重了。”
許永春,多年前與幾十個同鄉因不堪暴政憤而起事,經過十年發展,如今已牢牢控制住了富饒的四個行省。
而且此人頗有人格魅力,招攬了不少的軍事與內政人才,他掌握的地盤民心安定,商貿繁榮,他本人也十分受百姓愛戴。
值得一提的是,同行們擴展勢力后,無不給自己加官進爵,甚至稱孤道寡。而他這個自封的四省行軍大總管的頭銜,這么多年一直未曾變過。
那和尚坦然受了他一拜,笑吟吟地看著他:“我在這里提前預祝大總管得償所愿。”
許永春直起身后,他仔細打量面前的和尚,又問:“恕許某失禮,還不知大師上下。”
“悟空……”和尚只吐出兩個字。
許永春隨即大驚,還待再問之時,卻只覺眼前光芒一閃,瞬息后,面前空空蕩蕩,除了同樣驚駭的一干護衛,竟再找不到那和尚存在的痕跡了……
不錯,送禮的就是宗言。
只不過,這時他已經溝通祈愿池,離開這方世界了。
其實早在弄塌獨峰山后,他便接收到祈愿池的消息,任務完成了。
但他仍擔心一眾僧人的安危,是以一路護送。
原本還想著拖一拖,盡量與眾人相處長一些,怎也要將菩提寺重新建立起來,可在雙腳一接觸南方的地面,祈愿池再次發來消息,他在這方世界只能停留最后五天,時間一到便會被強制驅離。
于是,在多與師兄弟團聚五天,還是盡快完成下面的布置,這兩條路,他選擇了后者。
才有了夜闖總管府的一幕。
在小沙彌悟念的正常人生中,當然沒有他這個悟空二師兄的存在。幾年前的那場地震,老和尚殞命于火海,只剩下大師兄與他相依為命。
可沒有平靜幾年,菩提寺也遭廢棄,隨之進入到廣昭寺修行。
佛門可能是清凈地,可人多聚集的寺院真說不準。
兩個外來人,一個武力平平宛如悶葫蘆,一個年紀幼小不經事,外面可沒有錢又能打的宗言撐腰,初時被抱團的人排擠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沒等兩人在廣昭寺站穩腳跟,皇帝又來了。
少了宗言插手,悟恒的命運可想而知。
悟念則被廢了丹田,淪為官奴,直到大賀朝灰飛煙滅,才恢復自由,重入佛門。
那日大師兄跪在皇帝面前,求他饒過自己小師弟一命的情形,仍時不時出現腦海。
就算他最后成就一代高僧,這個心結,仍無法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