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封閉感官的方法罷了,不過必須的要做到通過觀察就知道味道、火候。”
“那我什么時候能學?”此刻的鄭敏就好似一個積極上進的學生一樣,滿眼期待看向趙新宇。
“敏姐,你還差點火候,要是現在教你的話,對你將來沒有好處,你什么時候做到做菜、烤肉的時候不需要品嘗,通過觀察就能知道菜肴所欠缺什么,我就教你。按照你現在的烹飪手法,至少還的一年。”
“還的一年?”
趙新宇微微嘆息一聲,“敏姐在廚師中的天賦已經是頂級天賦,我在十六的時候爺爺才傳授我的,你們都知道廚師最重要的就是感官,如果能在沒有感官的情況下做出頂級美味,這樣的廚師才算是頂級的廚師。而如果沒有達到頂級廚師,就學到這種方法,他的廚藝想要突破就難了。”
聽趙新宇這一解釋,不說是鄭敏,就是杜夢楠他們這些人也聽明白,并不是趙新宇不愿意教授,趙新宇是想要讓鄭敏走的更遠。
鄭敏滿是感激的看向趙新宇,“我下午也沒事,看看你做碗托。”
“行。”
碗托這種在北方很多地區街邊小攤都能夠看到的街邊小吃,能夠讓杜夢楠他們這些經常吃食美味的人都為之瘋狂,在無憂食府**現的效果可想而知。
食客們免費嘗到之后,一個個形若癲狂,幾乎每一桌食客都都不知道要詢問服務員幾次。
服務員也很是無奈,可他們也知道無憂食府做出來的每一道美味對于食客們的誘惑有多大,他們不厭其煩的告訴食客們,這碗托是他們老板做出來讓人們嘗試一下,如果得到食客們的認可,西韓嶺這邊明年就會種植蕎麥。
事后鄭敏說,李向東宴請的貴客,在吃到碗托之后,直接就和李向東達成協議,不過他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簽訂合同的時候必須還的來無憂食府,還必須要有碗托,到時候他會帶著他的家人一起過來來品嘗這一道陜北特色美味。
雖說碗托只是免費贈送,可就是這一道免費贈送,雖說品嘗到的人只有幾百個,可通過他們的宣傳,讓碗托在一夜之間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陜北這個碗托正宗發源地的很多餐飲店老板,他們在看到一條條關于碗托的新聞之后,無不感慨,多少年來,有多少前輩們為了讓碗托發揚光大,可到現在這一道美味的地方小吃因為地域關系都沒有走出產地,而且因為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碗托更是有了生存的危機。
這現在卻讓趙新宇這個年輕人讓碗托為世人熟知,還是在沒有蕎麥種植的區域傳承出去,火的還是一塌糊涂。
更有有著正宗碗托傳承的餐飲店馬上就動了心思,無憂食府這個金字招牌誰都知道,他們知道無憂食府現在是沒有食材,如果有食材的話他們馬上就會推出碗托,只要無憂食府推出,就會引來無數餐飲店效仿。
知道這些他們馬上做出了決定,那就是去鵬城發展,哪怕是味道比不上無憂食府,至少也能提前將碗托的名氣打出去,讓世人領略到陜北正宗的碗托。
文贏閣中,杜夢楠看向趙新宇,“看到沒有,如果你早點種植蕎麥的話,碗托早已火遍全城了,陜北那邊很多百年老店都在感激你,他們祖輩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愣是讓你這個局外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