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下來,便會發現,有些藤蔓的擁有極為堅韌的韌性,面對這種,暴力劈砍并沒有多大的效果,反而以刀尖那一抹刃口輕輕一劃,便能將其破開,進而將其斬斷……
這一路上,胡銘仙都在用心烙印著每一次揮刀的感覺,給他最大的感觸便是,其實面對不同的事物,揮出第一刀后的結果會直接反饋回來,而且不需要繁雜的思考,就知道下一刀該如何去做。
就比如劈柴火一般,第一刀劈下去沒能劈斷,本能的就知道下一刀需要加重力道,下一刀需要該做出怎樣的調整,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過程。
但是對常年劈柴的人來說,在第一刀就知道用多大的力道,用怎樣的調整一舉將其劈開,這個調整就包含了劈刀時的持刀姿勢,刀要舉多高,身體如何斜挑發力等等諸多要素。
這種是沒有一種固定的概念與理論去照搬的,甚至在面對同一件事物時,都未能夠做到兩次完全相同的劈斬姿勢,因為這是需要常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經驗烙印在了自己的本能與常識中所致。
胡銘仙的這一項修行就是讓自己從一個第一次劈柴火的人,成長到一個擁有豐富經驗,技法嫻熟的‘劈柴人’。
午夜時分,胡銘仙總算是來到了羅剎花谷,在不使用靈力與肉身力量的前提下,這一路劈砍過來,左右兩只手,乃至全身的肌肉都有些酸痛。
在羅剎花谷前,胡銘仙舒緩了下身子才走了進去。
整座羅剎花谷并不大,只有方圓幾里大小,里面生長著一株株只有一片花瓣的羅剎花,不過,這些羅剎花最少的都是十幾株簇擁生長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型的花團。
每一株羅剎花上面的那片花瓣都會散發著淡淡的銀白光澤,相互組成一張羅剎臉孔的形狀,故而得名羅剎花,組成的臉孔越大,羅剎花團的數量也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在每個花團的根莖部分,鐮爪羅剎蝶便棲息在那里,胡銘仙沒有深入其中,僅僅只是在谷口附近打出兩道靈力喚醒了兩只羅剎蝶,便見兩只羅剎蝶震動著翅膀,只一瞬便沖到了胡銘仙身前,四支鐮爪直接斬在胡銘仙上半身。
便如人類中的最頂尖的刺客般,兩只羅剎蝶一擊之后,不問入侵者生死,直接交錯飛上了高空,盤旋一圈后,羅剎面孔上宛如與人眼無二的眸子閃著寒光盯著胡銘仙。
堪比王器級的肉身,僅憑兩只二階妖獸的攻擊還無法傷到胡銘仙,左右環視著兩只羅剎蝶后,胡銘仙深呼了口氣,再度封印了自身的靈力、肉身以及元神的力量,讓自己成為一個凡人,接下來他將要在生死之間來修行自己對危機的反應能力。
這種方式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胡銘仙其實還是有經驗的,當初他去找黑云死斗,逼迫著自己去開辟神魂識海,就是類似的情況。
不同的是,現在他是一個凡人,反應能力肯定不不比以前,也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將這種對危機的反應能力修行到極致后,再在靈力與肉身力量的加持下,才能讓他有從容的去面對無影閣的暗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