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笑著一一回答,飯桌上的氣氛頗為融洽。
外公笑著看他們邊吃邊聊,一點也沒有要強調“食不言睡不語”的意思。
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對潘龍說:“你現在修煉的是什么內功?家傳心法?”
潘龍點頭:“沒錯。”
外公皺皺眉:“你們潘家的家傳心法實在是不怎么行,若有興趣,我可以傳授你太上忘情篇的心法。”
潘龍愣了一下,問:“這也可以?”
“當然可以,你是我的外孫,是我們家第三代最杰出的晚輩——我又不是那種神經兮兮嚷嚷著‘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媳’的蠢貨,你這么優秀,我教你太上忘情篇,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這難道不是邛崍派的秘傳心法嗎?”
“邛崍派只是一個松散的聯盟,根本沒什么嚴格的門規。”外公笑著說,“何況太上忘情篇是我們任家自己的功夫,關邛崍派什么事?”
潘龍愣住了,他發現自己對于這些名門大派,還真的是一點都不了解。
父親只給他講過益州哪些勢力是惹不起的,孔璋說的多半也在這里。至于這些名門大派、世家豪強的底蘊以及詳細資料,父親自己可能都不清楚。孔璋或許清楚,但僅僅兩瓶酒,真的不夠人家出賣這么重要的情報。
“所謂邛崍派,前身就是一群在邛崍山修煉的人。后來仙人入邛崍,除了能拜入他門下的之外,別人都被趕出了邛崍山的幾座主峰。那些人氣不過,就聯合起來,建立了邛崍派……這些事情,我想你都知道吧?”
見潘龍點了點頭,外公又繼續說道:“既然邛崍派本質上只是一群人的組合,那大家的功夫自然也有很多的不同。比方說我們任家,其實屬于‘道門’。而同屬邛崍派的樂山段家,則是‘佛門’的一支。至于凌云峰的‘刀皇’一脈,又是以武入道的那一支……大家的來歷是完全不同的,無非氣不過仙人霸道,才聯合起來了而已。”
潘龍這才完全明白。
既然學了沒問題,他當然愿意學。名門大派的內功,怎么也比潘家自己琢磨的內功要靠譜多了!
飯后,外公帶他去了祖師堂。
祖師堂不大,供奉著三尊畫像。
第一尊畫像是一個肌肉虬結、極為魁梧的壯漢,他看不清相貌,只見頭頂蒼天,腳踏大地,日月在他耳畔環繞,群山在他腳下逶迤,赫然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這是元始大天尊,也叫玉清大天尊。”外公介紹說,“相傳他是開天辟地之初的巨人,后來演化混元一氣,遁入虛空不知所終。而他的混元一氣流傳下來,就是各路道門心法的源泉。”
潘龍跟在他的后面,向元始大天尊行禮,上香。
第二尊畫像是一個白發蒼蒼的枯槁老人,他穿著寬大而破舊的長袍,須發飄飄。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牽著頭老牛,面容蒼老、神情苦澀,看起來有幾分落魄。
“這是道祖太上。他博采眾家,將那些由混元一氣演化而來的各路心法整合完善,建立了道門太清一脈。后來他在壽盡將死的時候悟通大道,立地成仙,是我道門歷史上第一位可以考證的‘修煉成仙’之人。從他開始,道門才可以算是成立。”
潘龍又跟著行禮上香,恭恭敬敬地拜了幾拜。
第三尊畫像是一個黑須黑發的中年人,相貌俊朗,劍眉星目,稱得上是個美男子。這人穿著文士長衫,用一根玉簪別住發髻,背著長劍,提著大葫蘆,臉上笑得很輕松,一副很快活的樣子。
“這是仙人純陽子,我們任家的核心功夫來自于一頁‘太清玉書’,而那一頁天書正來自于他的贈予。所以我們尊他為任家的第三位祖師。”
潘龍也跟著拜了祖師。
他并沒有“我是潘家人,不拜任家祖宗”的想法——既然要學藝,自然就要拜師,尊師重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何況,這三位祖師也沒有哪怕一個是姓任的,拜了他們,就算是爺爺都不會有意見。
拜過了祖師,任安平拿出了一本薄薄的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