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潘龍給功德設定的單位,是以某位他偶然遇到的一生行醫救人的老禪師為參照物的。
當時他正好見到那位老禪師壽盡坐化,當時那位年過七旬、白眉白須的老人在佛堂里微笑著閉上眼睛,憑空便有香氣生成,更能看到有金色的花瓣紛紛揚揚灑落,落在地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一次,潘龍清楚地感覺到了功德的存在。
他覺得這樣一位高僧的功德應該是十分圓滿的,所以將當時感覺到的功德設定為100。
結果屬性面板微微一閃,就給了他一個雙滿值。
很顯然,用這位老禪師當參照物,不足以衡量他的功德數量……
雖然在這世界上,作惡比行善要容易得多,但潘龍覺得一般人行善能積累的功德大概也就是那位老禪師的程度了,惡業什么的,多也不會多出太多吧。
所以他打算找一種能夠直接用功德去跟惡業抵消,猶如武者比拼內力一般以本傷人的手段來。
據他所知,這樣的手段,應該并不稀罕。
而且……他好像手頭上就有合適的東西……
半個時辰之后,潘龍從自己闖蕩多年,堆積如山的各種戰利品里面,找出了一冊薄薄的經書。
那是兩年前,他在廣陵寶相寺遇到高僧天雄禪師,那位高僧贈與的手抄經書。
此經名為《報應經》,闡述因果循環之理……說白了就是講述各種因果報應之事,無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并沒有多么高深的佛理。
他對佛法并無了解,不能感覺到這經書的奧妙,后來還是在給老師療傷的時候,偶然提起這事,蘭陵先生出手,解開了書上的封印。
卻原來,那書上被天雄禪師以佛法鐫刻了一門佛家的小神通,名曰“報應法”。
“因果應報”是佛家最精深奧妙的大神通之一,據說只有抵達彼岸的佛陀才能完全修成,就連已經鑄就金身不會擺脫生老病死的阿羅漢,也不得其門而入。
那一門神通施展出來,能夠在三生三世之中以一絲善惡因果為憑借,讓原本應該以后實現的善惡報應立刻降臨,或者是讓已經降臨的報應再往后推遲,甚至是讓人在惡報之中獲得一絲喘息自救的機會……
傳說昔年佛祖曾施展這門神通,讓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在地獄之中看到了一條蜘蛛絲——他一生只做過一件好事,就是救了一只蜘蛛。
那蜘蛛絲極為柔軟纖細,卻能夠吊著他從地獄緩緩上升。奈何神通再大也敵不過他自己作孽,這惡人看到有別人惡人抱住自己,想要也被一起拽上去,就用力踢踹對方,結果蜘蛛絲斷了,他終究還是掉進了地獄。
“報應法”卻沒這么神妙,而是以自身佛法為杠桿,撬動對方的善因或者惡果,讓對方的報應降臨。
潘龍當然不懂佛法,但佛門功法無非三類:苦行、智慧和功德。這三類之間是有互通的,不存在說某個神通以這個功法為核心,就不能以別的功法來催動。
頂天了效率低一些而已。
效率低,他不怕。
大概兩個時辰之后,他找到了附近一座有功德靈光的佛寺“羅漢堂”,向寺中僧人請教。
羅漢堂不大,也就一堂一院,佛堂里面供奉著佛門著名的大神通者“濟慈羅漢”,兩間屋子住著老少師徒倆,法號分別是“惠善”、“慈銘”。